印尼小说网

第172章 墙式冲锋,震惊西方人【2 / 3】

渊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能在这场寰宇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为他们的人生添上最为浓墨淡彩的一笔,真是心急啊!

刘备对三人的心思洞若观火,心中一动,道:“反正敌军现在,攻击我军的可能不大。不如,就由二弟、三弟,率领五千精骑,前往中军。询问陛下,是否需要我军主动出击,牵制西方联军的进攻?”

其实,就是让关羽、张飞有机会观战,稍解求战之意了。

关羽和张飞大喜,齐齐躬身,道:“遵旨!多谢大哥!”

……

……

就在这时,唐军和日耳曼军的战争,已经打响。

“全体都有,预备!”

张辽将手中那支带着红色令旗的长枪,向天空高高举了一下,下达了命令:“阵型丙,速度乙!”

“丙种阵型,乙速前进!”

轰!

随着张辽一声大喝,十万唐军精骑动了!

向着日耳曼军,发动了墙式冲锋!

什么是墙式冲锋?

它是指骑兵在冲锋时,马匹之间的严密阵列——左右马匹间的距离不超过一尺,前后也不超过一丈,宛如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铁墙,迅猛地冲向敌军。在这样的紧密队形下,个体的英勇变得次要,而集体的力量、坚定的意志与严明的纪律成为了决胜的关键。

那么,墙式冲锋的威力究竟有多大?

军事家安托万·亨利·约米尼在其名著《战争艺术概论》中,深刻阐述了这一战术的精髓:“紧密、有序的骑兵队列,必然能够战胜那些松散无序的对手。”在这坚如磐石的“铁墙”冲锋之下,即便对手拥有更为卓越的个体武艺和坚固的护甲,也难以抵挡这排山倒海之势,往往会在顷刻间溃不成军。

英国内战,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实例:在这场内战中,一边是训练精良、由军事贵族组成的王党骑兵,一边是初涉军事、由平民组成的议会骑兵。起初,王党骑兵凭借其卓越的军事素养,屡占上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议会骑兵逐渐摸索出了墙式冲锋的战术。他们身着轻薄的铠甲,凭借着钢铁般的纪律和狂热的信仰,最终打破了王党骑兵的不败神话,扭转了战争的走向。

对了,拿破仑那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一个马木留克战士或许能击败一个法国士兵,但十个法国士兵能与十个马木留克战士相抗衡,而一百个法国士兵则能战胜一百个马木留克。”

这其中的奥妙,也在于墙式冲锋的运用。

拿破仑的法军,正是凭借着这一战术,战胜了无数蛮族,既展现了近代骑兵对封建骑兵的压倒性优势,又体现了文明对野蛮的全面碾压!

对于唐军来说,原本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悍卒们大部分退役,又怎么样?

悍卒有悍卒的战法,新兵有新兵的战法!

姜耀拿出了强势冲锋,照样能当世称雄!

“嗯?不对劲!”

冲锋在最前方的日耳曼悍将汉斯·沃尔夫,眼见唐军骑兵如钢铁洪流般汹涌而来,他顿时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压迫感!

这是怎样的队形?为何唐军的冲锋阵列,看起来如此古怪,却散发出如此凛冽的杀气?

通常来说,骑兵冲锋时应如利剑出鞘,迅疾而凌厉,依靠骑士们精湛的骑术与武艺撕开敌军的防线。但眼前的唐军,却像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铁壁,他们究竟想要做什么?

战无不胜的大唐天子姜耀,难道要用这种方式来彰显他的霸气与决心?

还是,这其中有什么玄机?

汉斯·沃尔夫心中一动,微微收紧缰绳,放慢了马速。

与此同时,其他日耳曼精锐骑兵也感到困惑。

“这是唐军的什么战术?他们难道不怕死吗?”

“这种密集的冲锋,难道他们想要与我们同归于尽?”

“这些唐军,简直是不要命的疯子!”

“到底我们是蛮人,还是他们是蛮人啊?!竟然如此拼命?”

……

面对唐军如铁壁铜墙般的冲锋阵列,渐渐地,一些日耳曼骑兵开始心生恐惧,他们不自觉地放慢了速度,甚至有些已经开始慌乱地逃离战场。

同归于尽?他们可不愿意!

蛮族怎么了?蛮族也是人!

这些精锐的日耳曼骑兵,作为族中的勇士,同样备受尊崇与优待!

面对即将同归于尽的结局,他们照样得退缩、逃避!

当然,高达二十万的日耳曼骑兵中,绝不缺乏悍不畏之士。

比如,汉斯·沃尔夫本人!

“不!我不能逃!我汉斯·沃尔夫是日耳曼闻名的勇士,怎能不战而逃?冲!我要冲上去!我要看看,唐军的这种古怪战法到底有什么奥妙?”

轰隆隆~~

两军如同两股巨大的洪流,在战场上猛烈地碰撞在一起。刹那间,杀声震天,战马嘶鸣,兵器交击之声不绝于耳。

汉斯·沃尔夫一马当先,紧握兵器,向对面的唐军猛烈劈去。双方的距离在战马的奔腾中迅速缩短,转瞬之间已近在咫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