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34章 身份认同【2 / 2】

梦幻蓝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哎呀,耳朵都红了。对了,你父亲刚才打电话,说让你教他写汉字。\"

龙安心推门进去时,护士正给吴晓梅拔针。看见他手里的保温桶,小护士眨眨眼:\"苗家酸汤?听说能治百病呢。\"

\"只是普通的鲤鱼汤\"龙安心话没说完,吴晓梅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护士连忙拍背,从她嘴里掏出一片银亮的东西。

\"这是什么?银箔?\"

吴晓梅的脸涨得通红。龙安心接过那闪亮的小薄片,发现是片被咬变形的银叶子——正是\"雷公丝\"上脱落的部分。

护士走后,病房陷入尴尬的沉默。龙安心盛汤时,发现保温桶底层沉着几片奇怪的树皮。

\"阿爸放的刺五加。\"吴晓梅小声解释,\"苗医说说\"她的声音越来越小,\"说能固本培元适合适合\"

\"适合什么?\"

\"适合要成亲的人!\"临床的老太太突然插嘴,\"姑娘从昨晚起就盯着门口看,脖子都快扭断了!\"

汤勺撞在碗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龙安心手忙脚乱地擦拭洒出的汤汁,忽然听见吴晓梅问:\"订单怎么样了?\"

他连忙汇报这两天的进展:深圳客人的加急订单今早发货了,附带务婆亲笔写的古歌卡片;省博物馆派人来谈长期合作;最意外的是县残联打来电话,说要给他们颁发\"助残就业示范基地\"的牌子

\"等等,\"吴晓梅皱眉,\"我们没招残疾人啊?\"

龙安心掏出手机给她看照片。画面里,几个白发苍苍的苗族老人正在分装果脯,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不同程度的残疾——缺手指的银匠,跛脚的采药人,半盲的歌师

\"县里说六十岁以上算"老年残疾"。\"龙安心苦笑,\"但务婆很高兴,说终于能领到"手艺补贴"了。\"

窗外暮色渐沉,病房的灯管嗡嗡作响。吴晓梅忽然指着天花板:\"你看那裂纹,像不像鼓楼梁上的纹样?\"

龙安心抬头,发现水泥天花板上的裂缝确实组成了熟悉的图案——鱼尾燕口榫的变体。他正想说什么,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合作社出事了!\"阿雅在电话里尖叫,\"有人往烘干机里倒糖浆,现在整个机器都\"

龙安心赶回寨子时,合作社院子里弥漫着焦糊的甜味。烘干机冒着青烟,十几个老人正用竹扇拼命扇风。务婆蹲在机器旁,正往控制板缝隙里滴某种透明液体。

\"务婆!会触电的!\"

\"桐油绝缘。\"老人头也不抬,\"比你们的什么保险丝靠谱。\"

阿雅拽着龙安心衣角哭诉:\"我和吴叔叔刚离开十分钟,回来就这样了\"她突然压低声音,\"我在草丛里捡到这个。\"

一枚银纽扣在月光下泛着冷光。龙安心认出来,这和堂婶节日盛装上的一模一样。

深夜的鼓楼灯火通明。寨老们听完陈述,让人取来一面铜鼓。\"三样考验。\"最年长的寨老宣布,\"第一,认祖。\"

龙安心被带到鼓楼最上层。神龛前摆着三只陶碗,分别盛着米酒、酸汤和清水。\"找出你父亲参与修建的部分。\"寨老指着布满岁月痕迹的梁柱。

汗珠顺着龙安心的脊背滑下。他想起父亲笔记里提到的\"鱼尾燕口榫\",但昏暗的光线下根本看不清接缝。正焦急时,手机震了一下——是阿雅发来的照片,拍的是父亲笔记的某一页。

借着系鞋带的动作,龙安心看清了图示位置。他径直走向东南角的檐柱,手指抚过某处不起眼的凸起:\"这里。父亲说加了铁力木垫片,因为当年砍的杉木不够干燥。\"

寨老们交换眼神。务婆突然用拐杖敲打地面,震落一片灰尘。在飘散的尘埃中,龙安心看见柱子上隐约露出个\"龙\"字刻痕——正是父亲的习惯。

\"第二考,认亲。\"寨老指向火塘边的一排物件:绣片、银饰、药囊、柴刀。吴父紧张地握紧拳头。

龙安心毫不犹豫拿起那个磨得发亮的药囊——吴晓梅每次上山都带着它。翻开内层,里面缝着片发黄的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汉字:\"吴晓梅,女,1995年3月\"

\"这是她出生时我写的。\"吴父声音哽咽,\"汉字是是龙木匠教的。\"

最后一考是\"认魂\"。寨老取来务婆的歌本,指着某页的符号:\"念出来。\"

龙安心额头沁出冷汗。那些天书般的符号他只在吴晓梅翻译时见过几次。正当他绝望时,瞥见歌本边缘有个铅笔写的微小数字\"7\"——是吴晓梅的笔迹!

灵光一闪,他想起吴晓梅曾说过,古歌每页都有固定句式。深吸一口气,他试着唱道:\"蝴蝶妈妈流泪时,十二个太阳\"

歌声在鼓楼里回荡。寨老们惊讶地睁大眼睛——虽然发音生硬,但调式完全正确。务婆突然大笑起来,烟袋锅指向屋顶横梁。众人抬头,看见阿雅正猫腰躲在梁上,手里还攥着手机。

\"作弊也算本事。\"务婆用苗语宣布,\"汉人有句话叫"天意"。\"

仪式结束时已是凌晨。龙安心走出鼓楼,发现吴父蹲在石阶上抽烟。月光下,这个沉默的苗族汉子忽然开口:\"晓梅六岁时从崖上摔下来,是龙木匠接的骨。\"

他吐出一个烟圈:\"你们汉人管这叫缘分,我们苗家说这是"魂路相通"。\"

第二天清晨,县医院的护士叫醒龙安心:\"有人找。\"走廊上站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胸前别着\"民宗局\"的工作证。

\"龙先生,关于非遗工坊的申报\"官员递过文件,\"需要您确认身份信息。\"

龙安心翻开表格,在\"民族成分\"一栏停住了。他缓缓写下\"汉族\",又划掉改成\"苗汉\"。官员刚要说话,病房里突然传来吴晓梅的声音:

\"护士姐姐,能借支笔吗?我要改一下家属关系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