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26章 陈家沟【1 / 4】

温茶米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家沟的拳法,号称是从明朝流传下来,已有数百年的光景。

但因为从前固步自封,不收外姓弟子,历代并无多少高手,名声也不算大。

传到道光年间,出了一位陈长兴,陈家拳才声名渐涨。

当时,广平府有个药铺学徒杨露禅,遇到陈家沟出来的拳师,惊叹于拳法精妙,起了学拳的念头。

此人三入陈家沟,陈长兴也被他毅力天赋所惊,给了真传。

杨露禅后来进入京城,与人较量,每战必胜,被端王看中。

端王让他在王府中传授武艺,又举荐他进入旗营,命他只教旗人,不教汉人,只教近八旗,不教外八旗。

更是有不少王亲贝勒,也拜入他门下学艺。

然而,这些旗人绝大多数都吃不了苦,根本学不到精髓。

杨露禅苦思之下,将拳法改动,另立一套拳架,将艰苦难练的部分去除,变得更加开阔飘逸,潇洒自如。

练起来,既不太费力,也略有健体之效,演示起来还极为好看。

没想到,这套花架子一出,加倍受到京人追捧,蔚然成风。

别人若质疑这些贝勒练的是花架子,他们就让身边护卫一拥而上,若是对面也有身份,这些人不好使阴招。

大不了让对面高手,找到杨露禅面前比试一回。

一比之下,对面确实打不过杨露禅。

这些旗人,便又理直气壮起来,更加要吹嘘自己学到的拳法。

杨露禅的名声,因此真正达到了鼎盛。

谁料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家传。

陈家沟趁势得到不少好处,接收了大量前来学拳的人,村子变得富裕起来。

虽然来学拳的人,也没有多少能坚持住的。

但村子有了根基,开拓别的门路,就方便得多,达到全村人人皆可学拳,药酒药浴皆有供应,不愁短缺。

如今的陈家沟,大多都是砖墙瓦房。

小小一个村子,村口也立了白石牌坊,匾额中的鎏金大字,显然常常擦拭,并无积灰。

正中三个字是“陈家沟”,左边竖着一排是“太极正宗”,右边则是“源远流长”。

牌坊底下,每天都会安排两个人在这里守着。

如果有人前来求艺,或是武林同道过来拜访,也方便接待。

今日太阳偏西,天色正亮。

村外的土路尽头,扬起一点尘烟,有人扛着个大物件走了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