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79章 赝品【1 / 6】

眀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思成奋笔疾书,纸张四处散落。

桌子上摆着笔记本电脑,李贞和肖玉珠不停的查资料:《石渠宝笈》初编、续编、三编,《乾隆宝薮》、《嘉庆宝薮》、《道光宝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

突然,手机“嗡嗡”的一震,他顺手接通,里面传来叶安宁的声音:“林思成,快开场了!”

“好,我马上下去!”

回了一句,林思成挂断电话,在纸上写下最后两行:

乾隆元年,十月初六日,宫殿监都领侍苏培盛交:养心殿西暖阁仙楼上用御笔‘长春书屋’匾文一张、‘丛云’匾文一张……

乾隆三年,四月初六日,太监毛团、高玉呈俏色缠丝玛瑙一两樽并套图……司库刘山久、催总白世秀接旨:外层上圆着刻‘惟精惟一’,下方刻‘所宝惟贤’。二层上圆刻‘乾隆宸翰’,下方刻‘丛云’……

笔下不停,林思成又随口交待:“李师姐,收拾干净点!”

李贞点点头,关上了电脑,和肖玉珠把散落的纸张收集起来,一张一张的填进了碎纸机。

前后差不多十分钟,三人出了房间。

四人在电梯口汇合,打了声招呼,李贞和肖玉珠先进了电梯。

看了看林思成微红的眼珠,叶安宁递上湿巾,“怎么样?”

林思成接过来擦了下眼角,又点点头。

连夜把李贞和肖玉珠叫到京城,三人整整查了一夜,总算是搞明白了:

这方朱雀印不但是乾隆的书画鉴藏章,还是早期相当重要,且使用率极为频繁的印章。好多书画、并古籍上都盖有这方印。

不过乾隆的印太多,光有据可查的书画印、鉴藏印就有一千九百多方,征集专员再博学,记性再好,也不可能全记得住。

《石渠宝笈》中著录的字画更多,光是乾隆盖过章的就有一万一千多件,征集专员不可能一一去对比。

所以,认不出这是乾隆宝印,情有可原。

但能把“丛云”认成“取云”,林思成着实有点想不通:以印起家,专业研究金石印章上百年,西冷印社怎么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叶安宁突发奇想:“会不会是洗货?”

林思成想了一下,摇了摇头:“感觉不太像。”

能来拍卖会的不敢说全是行家,但绝对有几分眼力。随便拉过来一位都能看得出来:这方朱雀章没有土沁,没有锈斑,包浆圆润,明显是传世之物。

再一看,无底价起拍,说不准就会好奇,让保管员拿出来看一看。而只要懂点金石学,就能看出印文是“丛云”,而非取云。

万一再撞上个高手,恰好记得乾隆的“丛云”书屋,肯定会怀疑。然后,这印是不是就飞了?

所以,如果是洗货,不会用风险这么高的办法。

如果是征集专员自己想昧下来,办法依旧很多:比如找个熟人联系卖家,花个几万块就能把这四方闲章一起买下来,压根不用故意写错,更不用上拍。

当然,只是推测。但不管怎么说,肯定要试着拍一下。

林思成摁了电梯键:“老师他们到了吧?”

“半个小时前就到了会场,素心和若之也到了,你具体要拍哪几件,要不要先列出来?”

林思成一拍额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