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328章 1987【2 / 4】

小时光恋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反而替港中文来邀请余切:“你来我们港中文吧。讲讲文学,我也热爱文学。”

余切只能大笑着糊弄过去。

杨振宁觉得他可以把中国人请到美国来学物理,用美国人的钱,白嫖美国人的设备。而且他给了一个让余切挺信服的理由:

“搞物理要么不要钱,要么很要钱。根本上来说是很要钱,这是物理学的大多数情况。李政道来中国,是因为中国为了表达诚意,努力满足他的科研条件——为他建造正负电子对撞机!不知道花了多少钱!但是余先生,你自己想想,中国人真的需要这些吗?”

“你家乡还在讨论修大坝,还在普及教育,是不是要先做好这些再谈其他?”

李政道不知道从哪里听说杨振宁在余切这儿告状,也很生气道:“难道我们现在脚踏实地,就不能仰望星空?他这么想,人类永远不可能登月。我只是个开始,我还要利用我的影响力,请其他美国科学家来……没有最基本的硬件,别人凭什么来?”

余切只能和稀泥。

这是个爆发于八十年代末的巨大争论,持续四十年,谁也说服不了谁。

一直到李政道都离世了,还是没有胜负。

从理智上,余切支持杨振宁一些,但他现在不比当初,他说话很有影响力。他如果在这站队,真的会牵连很多人的命运。

摄制组的邵琦问余切:“他们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余老师,你赞同谁一些?”

余切摇头道:“我谁也不赞同,交给时间吧。我不了解科学。”

我不了解科学。

这句话后来成了个梗,因为他不是理工科的,但是科学按照余切小说的样子去发展。

录像带发回国内之后,国内忽然意识到余切是个魅魔,他可以把那些还能发挥余热的华人名流请来。八九十年代的华人境遇十分糟糕,往往是第一二代华人居多,他们既融入不了美国社会,又舍弃不了美国的优渥生活。

文化上是中国人,身体已经是美国人的样子了。

所以在美国是美国人,在中国是中国人是一个好办法。

加上拉美有许多文学家本身是社会活动家和外交官……

国内忽然发现:

聂鲁达能做活动家,为何余切不能做?

文学家天然就被读者信任,看他的书就代表认同了他的一部分。

李政道和杨振宁能在余切这当着摄像机撕逼,就代表有余切的场合他们很放松,有安全感,这是其他人给予不了的。

于是大使希望余切能代表大陆,对海外同胞拉拉关系,“有投资就搞投资”,“有学术就搞学术”……

大使姓沈,在外交系统干了很多年,资历颇深。他私下里边儿还是一个翻译家,外语溜得不行。

余切的小说在美国红火的时候,大使趁热打铁,翻译过几篇余切写过的短文拿到报刊上,一些在美的华人也通过大使来找余切索要签名。

像贝聿铭、王安这些人,都是通过大使才和余切见到的。

沈大使和余切认识很长时间了。四月份时,余切赴美就和他通过气儿。之后余切在美国的生活也受到了他关照,新年后不久,电脑大王王安刚从中国大陆回来,沈大使前去拜访王安。

碰壁了。

王安拒不见客。

隔了几天后再去,王安还是拒绝见面,也不透露自己为什么不见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