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的大胖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孔有德放下茶盏,眼中精光闪烁:&34;你小子,话里有话啊。&34;
徐安微微一笑:&34;老大人明鉴。定州去年刚逢大变,虽说是个改革的好地方,若改革操之过急,怕是会生出其他的变故,但是在乡野之上却不会出现这种情况。&34;
“下官想看看哪一种法子最适合如今的大周,这些法子终归对百姓是有好处的,世家接受度不高,不代表百姓,他们定然会支持的,过几个月有了成果,这些事便会传遍定州,就算有些世家不乐意,他们也改变不了。”
“如此一来,朝廷的压力也小了很多,官府那边也以此为由在定州各地推行,下官这个叫做从农村包围城市。”
孔有德沉思片刻,轻声说道:&34;你小子做事老练,考虑也周全,这件事算我家老二欠你个人情,回头老夫会写信给他,向他说明缘由,既然这事是你提出来的,陛下不让你去盯着?还让你拖几个月?&34;
徐安手指微不可察地一顿:&34;大人说笑了,大周能人无数,有的事也并非需要下官亲力亲为,总是有人能做的。&34;
&34;大周虽然能人无数,但是徐安就你一个。&34;孔有德意味深长地说,&34;你要做的事情就没有简单的,也没有在史书上出现过,所以陛下如此放心,老夫有些奇怪罢了。&34;
徐安不置可否,只是轻声道:&34;实不相瞒,是下官接了些别的差事,过些日子要去一趟镇北关,所以要耽搁些时日。&34;
孔有德微微一楞,缓缓摇头:&34;你小子别说了,老夫不想听,皇家的事情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老夫不知道你去哪儿,也不管。&34;
这并不难猜,徐安性子懒散,能让徐安千里迢迢去那么远的地方,除了皇家的事情,就只能是战争,若是战争,要去的也是徐镇,不是徐安。
“大人智慧过人。”
孔有德耐人寻味的看了一眼徐安:&34;你今日来老夫这里,不仅仅是为了这一件事吧,说吧,老夫若是能帮忙,自然会帮你,若是帮不了,老夫也爱莫能助。&34;
&34;有个东西,下官拿不稳,想请大人帮我掌掌眼。&34;说完又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递了过去。
&34;老夫能不看吗?&34;孔有德眼中闪过一丝担忧,&34;字典的事情都还没弄完,你小子就别折腾了。&34;
&34;大人还请放心,不关国事,只是下官对自家庄子上的一些想法,想给那些孩子谋条出路,仅此而已。&34;徐安说道。
孔有德这次是真犹豫了,他怕啊,他怕徐安又给他扔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炸弹,孔家上下哪儿还经得起他这么折腾啊。想了半天,他还是拿了起来。
孔有德翻开小册,只见扉页上赫然写着《新式学堂规划》。他眉头微皱,继续往下翻阅,神色渐渐变得凝重。
&34;这&34;他手指微微颤抖,&34;你这&39;义务教育&39;是何意?&34;
徐安正色道:&34;老大人,徐家庄子上的那些孩子大多农户家庭,若想出人头地,只能从根基做起。这义务教育,便是让所有孩童,无论贫富,都能读书识字。&34;
孔有德微微一笑,&34;你知道这要耗费多少银两?你小子倒是有钱,这法子也就你徐家才承担的起,再说,不是老夫看不起他们,读书这条路并不是适合天下所有人,这一点老夫希望你明白。&34;
徐安不慌不忙地斟了杯茶:&34;老大人请看后面,下官可不是做慈善,下官只是在投资他们的未来。&34;
孔有德将信将疑地再次翻开,这次直接跳到了后半部分。当看到&34;职业教育&34;四个字时,他浑浊的老眼突然一亮。
&34;木工、铁匠、织造你这是要&34;
&34;正是。&34;徐安眼中闪烁着精光,&34;读书人不一定都要考科举。若能识字算数,再学门手艺,岂不比目不识丁的工匠强百倍?不管是徐家还是张家,如今有的是作坊和商铺,不缺打杂的人,但是却管理的人才,大人可以理解为好的掌柜和工匠。&34;
“他们将来若是科举落榜,总比打杂的要强,如今大多读书人不耻从商,而市面上好的掌柜也不太好找,所以下官便想着自己来培养。”
&34;你这学堂还分等级,倒是别出心裁&34;
&34;自然是要分的,大人你也说过,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书,那下官就通过一个阶段淘汰掉那些不适合读书的人,那些淘汰掉的人也重新选择自己未来的人生,并非让他们死在读书这一条路上。&34;徐安轻声道。
孔有德翻到最后,只见上面详细列着一套完整的考核晋升制度,以及各阶段对应的教学内容。最下方还用朱笔标注着&34;以实践为主,经史为辅&34;。
孔有德缓缓抬头:&34;你小子想剑走偏锋。&34;
徐安不卑不亢:&34;老大人,下官只是觉得,徐家不需要只会写八股文的书生,更需要懂实务的人才,朝廷需要是朝廷的事情,徐家用不上,徐家缺什么人,就培养什么人。&34;
书房内一时寂静,只有炭火偶尔爆出几点火星。孔有德盯着册子看了许久,突然问道:&34;你打算先在庄子上试试?&34;
&34;正是。&34;徐安点头,&34;所以想请老大人在国子监借我几个先生,当然下官也不会亏待他们,下官也算走走后门,若将来朝堂有人说三道四,也请老大人帮衬帮衬。&34;
“下官性子懒,不想去对牛弹琴,不是一个地方的人,也根本也解释不通,所以只能麻烦老大人了。”
徐安也确实没有想过动大周的教育问题,如今开了科举,给了他们一条出路已经很好了,他并不认同自己脑子里的教育制度,教育本就是好事,但是后来染上了太多别的色彩,最终把路给走歪了。
一堆就只能考试的人,对这个时代发展没有太大的意义,无论哪个行业,口碑永远是最好的成绩,而不是你拿了多少证书,后世一些四星五星大厨做出来的饭菜,还真不一定有路边的几十年老店味道来的实在。
所以不好的东西,他并不想拿出来,没有丝毫意义,徐安是穿越者不假,但是他并不想再去抄作业,再去复刻一个同样的国度,所以他想着有些好的东西逐个去尝试,看看能在这个时代产生什么反应,不好的就让它埋在自己脑子里。
孔有德捋须沉思:&34;此事若只是在你自家庄子上,倒也无妨,毕竟那是你徐家自家的地方,朝堂上若是有人说三道四,老夫自会帮你辩解。&34;
“至于先生的事情,老夫也会帮你想想办法,只是这件事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莫要到处宣扬。”
&34;下官明白。&34;徐安会意一笑,&34;不会让大人为难的,如此便多谢大人了,大人也帮下官看看,这些还是否有能改进的地方,下官回去也好再尝试。&34;
孔有德重新翻开册子,这次看得格外仔细。他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最后在几处细节上做了标记。
各位陛下五一快乐,因为没什么流量,一天二三十块,所以臣也休假了,假期后再见!不会太监的哈!爱你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