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43章 各有各的私心【1 / 1】

月落轻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关杰很聪明的想到了,但是他表情淡淡的,不是很惊喜,“大姨,我是关杰,我妈妈在里面,她一直等着您呢!”

“哎哎!小杰真懂事,这是我闺女,也是你姐姐,她叫大丫,大丫,快叫弟弟。”

大丫往母亲身后躲,脸都不肯露。

江月肚子已经显怀,走出来看见院门口站着的人,客气的招呼,“您是赵姐的亲戚吧?她在里面呢!赵姐,你老家来人了。”

赵秋月终于从屋里出来,大概是久不见阳光,她最近白了不少,人也养的年轻了几岁。

一见着自个儿姐姐,这段时间以来的担忧心烦憋闷,似乎都找到了宣泄口。

“姐!”

“秋月?哎哟,见到你可太好了,这一路可是累死我了,你这肚子,几个月了?吃的好不好,住的还习惯吗? 老关呢?他不在这儿吗?”赵秋华憋了一肚子的话,什么都想问, 却又问的很杂乱。

“姐,这些事我慢慢再告诉你,走,先进去把东西放下,再洗洗脸,暖和暖和。”

“好好,来,大丫,快叫小姨。”

无论她怎么拽,大丫还是躲着,小姑娘怕的很,只露出一双怯生生的大眼睛。

赵秋月满眼慈爱的看着自家外甥女,“大丫也长成大姑娘了,小杰,你也过来。”

关杰还是很副淡定的表情,“妈,我刚才叫过了,我进屋带星辰玩了。”

“哎,你这孩子。”赵秋月是有些不满的。

江月这时上前,“两位姐姐,外面这样冷,你们就别站在这里了,赵姐,你带着她们回你屋上炕暖暖身子,今儿中午咱们吃热腾腾的锅子,大集换的羊肉, 今天吃正好。”

“羊肉啊?要不还是等景舟回来,咱们聚齐了再吃吧!光是我们吃,多浪费。”赵秋月拉着姐姐的手,一脸的惋惜。

赵秋华也连连点头,“对对,我们吃点窝窝头,喝点粥就够了,大妹子,可不敢铺张,这年头谁过的也不容易,能省一点是一点,况且你俩这……这都有了。”赵秋华看着俩人的肚了,心里又开始犯愁,难道要让她伺候两个孕妇,孩子生了,又伺候两个产妇做月子?累不累的先不说,就是她也忙不过来啊!

赵秋华心里惴惴不安的跟着妹妹进了堂屋,看见屋子收拾的宽敞明亮,还烧了暖炉,一点都不冷,堂屋的灶前坐着一个小丫头,见到她们进来, 便起身打招呼,而这时关杰也抱着一个奶呼呼的小女娃从东边的屋子出来。

跟面对她们时不一样,关杰这会脸上洋溢着开心温和的笑容,像一个亲切的大哥哥。

赵秋月连忙介绍,“哎呀!我真是糊涂了,忘了给你介绍,姐,这是江月,要不是她跟她丈夫,我们母子恐怕都无处可去,还有,这是她妹妹,江笙,这是星辰,还不满周岁呢!”

赵秋华不晓得要说啥,只好一个劲的点头道谢。

等介绍完了,赵秋月就把她们拉进屋里,关上门,说起了悄悄话。

郑小六还在门口忙着卸煤。

杨秀枝冲院里喊,“江月!江月!你在家吗?”

“在呢!啥事!”

“我想从你这儿均点煤块,小六说,这事得问过你。”

“成啊!你要多少?”

“一百斤吧!能不能均出来?”

“能的,你拿一个箩筐来,自己装,完了让小六给你送过去。”

“不用不用,我自己能背。”杨秀枝欢欢喜喜的,让顾佳在这儿等着,然后回家拿东西。

郑小六靠过来小声问:“三婶,怎么收钱?”

“你按什么价收来的?”

郑小六把声音又压低了几分,“肯定不能走黑市,谁叫你现在住的地儿太亮了,所以我是搞到煤票,从煤厂直接拉来的,当然,价钱肯定要高一些,一百斤十块,这一车,一百多呢!”

江月想了想,“你按一百进十五块给她。”

郑小六似乎没想到她会这么说,“我的婶啊!加价……这好吗?”

江月理直气壮,“有啥不好的,其一,你走的是正规渠道,本来就是要贵一点,其二,这东西贵就贵在运输,你雇佣了人家的拖拉机,难道不要钱吗?搬运不要人工成本吗?即便这些都可以省,我也不想白做好人。”

郑小六贼笑,“那是,就算咱想做,人家也未必领情。”

“但是除了杨大姐,其他人再来打听,你就说让她们去煤厂自己买去。”

“得!”

他俩说话没避着人,顾佳从头听到尾,局促的直搓衣角。

杨秀枝很快就来了,郑小六帮她装了一筐,因为没有大称,所以肯定是往多了装。

“杨婶,我三婶说卖你的一百斤,这可是我大老远从煤厂弄来的,所以这成本自然是比您自己去厂里买要贵些……”

听郑小六解释了价钱,杨秀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松了口气,她最不喜欢欠人情。

“说的对,你大老远弄来的,又贴人情又费人工的,哪能叫你吃亏,咱这儿离的太远了,要我说,十五都不贵。”

物品价值跟距离绝对呈正比,如果她现在住的是县城,还能砍一砍价,可在这里,能有人给你送来,就不错了,谢天谢地去吧!

王菊偷听到了价钱,兴奋的跑回去跑其他人说。

“我的天,那么一筐子煤,他卖十五块,都快赶上我家祁伟半个月工资了,那玩意可是消耗品,烧完就没了,成了一堆灰,杨大姐可真舍得,换我,打死也不干,十五块,够我干多少事儿。”

何巧莲瞥见郑小六帮忙把筐背出来,另一个大概是司机,也背着一个麻袋,看那个份量,肯定不止一百斤了。

“这个你就说错了,煤炭用处大,放在屋里,还没有烟,也不像烧柴,过一会就得添加,城里人用煤球模子,再定做一个这么大的炉子,中间一个空膛,上下垒在一起,最多可以叠加三块,上面的烧完了,用铁钳取出来,再换一块新煤,这样一来,上面放铝壶烧水,放铁锅炒菜,做饭,都是极为方便的,夜里只要把煤门一封,第二天早上起来,再把炉门一拉,那火一会就上来了,甭提多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