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砚青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的。”
陆向阳不置可否点头。
“嗯,好啊,秦教授真的是不遗余力的夸赞你啊,说你敢想敢做,有冲劲儿,让我们多帮衬着你。”
这一点陆向阳倒是没想到。
在他眼里,秦文豪就是个刚直不阿,从不会阿谀奉承的老教授,没想到在背地里,他还会极力推荐自己。
“田总编,您过奖了,都是秦教授抬举我。”
陆向阳表达了他的谦虚。
田兴才语重心长道:
“年轻人,有冲劲儿是好事,但也要脚踏实地,切勿急功近利,我相信秦教授的眼光。”
陆向阳附和道:“是是是,这些我都时刻记着呢!”
跟着,田兴才话锋一转,变得认真起来:
“现在出版市场这一块竞争非常激烈,压力很大,你们有什么特别的推广计划吗?”
他已经把顾一心也当作陆向阳团队的人了。
对此,陆向阳倒是早有准备:“我们准备在各大社交平台进行预热,同时联系了知名网文作家帮忙推荐。”
“知名网文作家?谁啊?”
然后陆向阳就很不要脸的说了出来:“是香草中文网的一个网文作家,在网文领域有些名气,叫追风少年。”
“???”
顾一心微微瞠目,显然没想到,陆向阳可以这样平静的说出,不过她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反倒是田兴才沉吟半晌:“网文作家这一块我不是很了解,不过我知道,现在网文行业对实体书挤压是越来越强了。”
其实陆向阳知道,现在才2009年,实体出版的寒冬还远远没有到来。
要真到了智能手机普及后,那才叫一个寒冬。
公交车、出租车、地铁上,随时都能看见用手机看书的人。
实体书虽也有人看,但真的已经很稀有了。
那才是电子书全面兴起的年代。
实体书真正的寒冬。
不过这些话,陆向阳当然不会多说:
“田总编,目前这本书的电子书已经在网站发行,点击量已经突破三十万,读者反馈也非常好,青春文学这一块,永远都会有市场的。”
田兴才晃了晃脑袋,显然也很赞同陆向阳刚才这番话。
跟着,他终于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合同,推到陆向阳面前:
“这是出版合同,你可以先看一下。如果没问题的话,我们就把出版合同签了。”
陆向阳接过合同,眉头轻轻一挑。
出版的事已经稳了!
“……”
合同条款很详细,包括版税分成、出版时间、宣传策略等等。
陆向阳对出版流程并不熟悉,但好在合同内容比较公平,没有明显的陷阱。
毕竟这是江大本校的出版社,与一般商业出版社还是不同。
再有,这后面还有市文化局和秦文豪在,自然也不可能出现陷阱。
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首印只有三千册。
这玩意大多是根据作者知名度来的。
比如吧,知名作家首印量就会相对高出许多,一万册,甚至五万册。
但新人作家,知名度低,首印量能有三千册已经很好了。
这一点,陆向阳也不打算再争取。
如果市场反馈好,再加印就是了。
另外,虽然是有专项拨款,预算足,但也得控制风险啊!
“田总编,合同我看了,没问题。”
看完合同,陆向阳抬头看向田兴才,顿了顿,又说:
“只是,关于这本书的宣传,你看能不能多给我们一些支持?”
“这是当然。”
田兴才点点头:“虽然我们对小说出版经验不多,但宣传方面还是会尽力的。我们会通过学校渠道进行推广,也会在一些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
“那就太好了,谢谢田总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