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玥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九位:清朝代表郑板桥。
第十位:客观需要仓央嘉措。}
祖辈们继续保持沉默,他们算是看出来了,这娃是各方面都顾及到了。
当然,像是唐朝的诗人们都很迷茫,这些人他们都不认识。
赵顼夸了一顿自家臣子,听得苏轼嘴角一抽。
乾隆还是不敢相信,既然各朝都有一个代表,竟然都没有他爱新觉罗·弘历,要不是还顾及点皇帝形象,他都要骂骂咧咧了。
郑板桥摸着胡子,em他是该高兴还是不高兴呢?不过名字传到后世,应该也算是高兴的吧。
【楼主端水端的真好】
各朝人士纷纷点头,可不就是端水端得好嘛,这小崽子是会做人的,都不得罪。
【兄弟这是在统战部工作?】
各朝人士差点笑喷了,而被提名这几人,也是很无奈,虽然被提名了,但感觉也不是什么好事。
{网友三:从之前虎pu关于‘文曲下凡的古代第一文学家’的投票贴来看,从预选赛、淘汰赛、复活赛、小组赛、到决赛。
甲组还剩下:李清照、司马迁、柳宗元、曹雪芹、王维、屈原、陶渊明、李白。
乙组代表有:李商隐、苏轼、王勃、白居易、韩愈、杜甫、柳永、辛弃疾。
两组终极对决的是李白vs苏轼,最终李白获胜。}
这,就连古代的文学大家们都没想到,后世人还真的给他们弄出个比赛出来,还搞得有模有样。
当然这再次是李白夺得魁首,倒是还是让大家为之侧目。
唐人们笑开了花,这么多诗人中,还是他们大唐的诗人最厉害。
李世民即高兴又好奇,“也不知道这李白的诗作到底写的多惊艳世人,才会被后世人牢牢记住。”
李隆基决定了,派人去给李白赏赐点钱,这人做官虽然不合适,但写诗的确是有一手的。
李白兴奋的大喊出声,连儿子叫他都没反应过来,唯一遗憾的是现在友人们都不在身边,不然可得不醉不归。
其他的诗人们也没多失望,尤其是看过李白的诗的,和诗仙比,这不是找不自在嘛。
【王勃输在死太早了】
王勃:??什么!!
王勃是又惊又怕,他到底是出什么事了,竟然落得早死的下场?
宋元明清的文人们也感觉很可惜,可不就是死太早了。
【古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当代网友:劳资偏要给你排个123】
老祖宗们:
其实大家也看得明白,就是这些后世的小崽子太过无聊,所以弄出这些玩,他们时代不少读书人也会有。
【就是娱乐娱乐,看个乐呵就好,投票本就主观更重,但客观也不至于太偏】
各朝的文人墨客们纷纷点头,的确如此,他们看着也挺有意思的,这时代不同、条件不同,什么样的争论都会存在。
【诗人界,若李白是最高的山,那乾小四就是最长的河】
各朝人士不是很清楚这个乾小四是谁,刘晓希还很热心肠的解释。
“乾隆,绰号乾小四,也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他一生写了43000首诗,这个数量相当于全唐诗收录的诗歌总和。”
各朝人士的嘴巴都张大了,四万多首诗作,还是出自一个人之手,且这人还是皇帝,难不成都不上朝了,整天都在研究写诗?
前面朝代的诗人们都很佩服,但又充满了疑惑,既然这人写了那么多诗词,但怎么没被提及呢?
康熙眼里有火光溢出,不好好当皇帝,写诗?
雍正的脸也黑黑的,有不好的预感。
乾隆还挺自得,四万多首诗啊,谁不夸他一句厉害。
刘晓希此时还在说:“虽然乾隆写的诗数量多,但质量不高,只有一首被选入小学课本,据说这最后一句还是臣子想出来的:一片一片又一”
光幕下
前面那些朝代的文人墨客都绷不住了,一个个眼里都写满了不可思议,唯一一句点睛之笔还是臣子想出来的。
这下,原本大家心里的好奇似乎得到了答案,就这水平,怪不得了。
康熙的脸色都青了,“胤禛这儿子,实在是丢人丢了干净。”
雍正闭了闭眼,谁来救救他,沉默了半晌咬牙道:“让宝亲王来见朕。”
熹贵妃脸上也红红的,臊的慌。
乾隆可不知道他爷爷和他爹什么心情,反正他现在很生气,脸黑了红,红了青,“放肆。”
乾隆年间的大臣们现在就只希望这位能看到光幕后,收敛点,毕竟他们当臣子的再不想看,也只能捏着鼻子认。
刘晓希说完了这事,还退出了帖子,找了李白的那些名诗作品给各朝人士欣赏欣赏。
各朝人士也是纷纷来了精神,要拜读拜读李白的诗作,洗洗眼睛比较好。
百姓们都在教育孩子,要学李白,可不能学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