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玥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恒:这叫他怎么说,该夸他痴情还是该说他不顾大汉江山社稷。
刘启:不理解还大为震惊。
刘彻感觉都要心梗了,强忍着想骂人的冲动。
刘询耳朵红红的,虽然不知道他祖上是不是在骂他,但他此时是真纠结了。
而许皇后也是真心难过,内心她当然是希望儿子即位,但同时她还是国母,从大局出发她也该为陛下分忧。
【就整个汉朝而言,剔除那些儿皇帝,整个质量都极其恐怖,即便是天天被儒家鞭尸的桓灵二帝,在看到后世那些二货,都得拍大腿哭诉自己生早了】
刘邦心里大受感动,这样一看,自家这些后代简直出息了,乐得刘邦嘴角就没下去过。
诸葛亮都不得不赞同这话,以前不明白,自从知道他后面朝代那些个皇帝,桓帝和灵帝比起来那下限都是相当高的,简直是太离谱了。
刘宏都感动坏了,苍天嘞,没想到自己也有被夸的一天,老祖他们可别骂他了,后朝那些个混账玩意儿可比他垃圾太多了。
刘协还是没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在同行衬托下,他爹的确好像也不是太差劲。
当然对于其他朝代的开国之君们,是真酸了,难不成都要看天赋?
{网友三:主要是西汉的昏君都算是勉勉强强,而牛掰的皇帝个个都是行业翘楚。
高帝那是开国皇帝的标杆人物。
惠帝刘盈算是比较平庸的了吧,但放在其他朝代依旧能打。
文帝典型的黑芝麻汤圆,白切黑,政治手腕浑然天成,看起来贼白,但你被卖了还得帮他数钱,就这还被称为古代三大仁君之一}
刘邦还是很满意了,自家两儿子也不算差,只是眼里有些不解,“这黑芝麻汤圆是何物?”
吕雉看得不太满意,在这一众帝王里面,盈儿还是不显,她慢慢教吧。
刘盈这少年的胜负欲上来了,心里暗暗发誓,这次他也要做明君。
刘恒也有小情绪了,后世人说他白切黑,是说他心里焉坏焉坏?
至于文帝朝的文武大臣们,此刻非常认同后世人的话,哎哟喂可不就是这样吗,陛下啊,心里老坏了。
李二凤可不赞同后世人的话了,嘴里还在碎碎念,“那是帝王心术,文帝并不坏,他可比其他那些个仁君强多了,是真正的仁君。”
{当然景帝也不弱,只是他爷他爹、他孙子他玄孙太厉害,搞得他在中间实在没什么存在感。
不过嘛,有文景之治这个词在,他的排位就低不了了。
武帝那是能为了自己的事业大刀阔斧的人,也是真的狠人,同样是西汉第一个高度集权的帝王。
昭帝虽然记载不多,但在战队上坚定的选择了霍光,为昭宣中兴拉开序幕,就是可惜死太早。
废帝刘贺倒是野心勃勃但手段欠缺,有刘恒进长安的经验不学,他非要选择和霍光掰腕子,最后被废}
百姓们继续吃瓜,这瞧后世人说的,他们都觉得这些汉朝皇帝可以了,毕竟现在都是有见识的人,看过更垃圾的皇帝后,还是能对比的。
刘启呢,一时间是哭笑不得,他也没办法啊,其他人太厉害了,所以这一次他也要更努力试试,别给他忽略了。
刘彻宁愿别人说他是狠人,也不喜欢百姓说他是昏君,毕竟他是知道自己的,正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刘贺其实这心里也是挺后悔的,悔不当初啊,一时糊涂了,哪知道弄成这样子,但后悔不能当饭吃啊,现在也接受现实了。
{原本这大一统的王朝到了中期都会衰退,但汉朝又出了个宣帝刘询,硬生生把汉朝给拉了回来。
元帝柔仁好儒,还被他爹说‘乱我家者太子也’。
说起来他算是个好人,比起他的祖宗们更看重普通人的性命,只是他的祖宗们太牛了,显得他能力比较差。
另外他还多才多艺,就是那个喊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也是他朝的人。
成帝不理朝政、好美色,也的确是昏庸,但和完颜构、堡宗相比就不值一提了}
刘询长叹了口气,儿子还小,先慢慢教吧,至于他孙子,等儿子教育好了留给儿子教吧。
许平君擦了擦眼泪,当皇帝,儿子的能力肯定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他祖上的手腕才行,只是这个自己真教不了。
汉朝的皇帝们是被宽慰到了,但赵匡胤和朱元璋心情是真不好,谁让被对比的是自家的。
赵匡胤在生闷气,赵构也不开心,他觉得那个堡宗哪能和他相提并论了,其实要是和朱祁镇换一下他也高兴,两个人都达成所愿了。
朱元璋想要给朱棣两下子,但这小子还在外带兵打仗,最后也只能没好气的骂两声,“小王八犊子”。
孙氏真哭了,她儿子沦为天下人的笑柄,看到胡氏她都觉得自己是个笑话。
{哀帝吧,上台后倒是想要拼一把,可惜如今的朝政早被外戚把控,无人搭理他。
平帝是傀儡,九岁当了皇帝,十六岁就死了,朝野上下被王莽独揽,根本没有他发挥的空间。
当然,王莽也是个奇人,汉朝如果正常速度还能四五十年以上,但他接盘了啊,搞了十几年,到最后导致天下人都念老刘家的好}
王莽:他真的想哭了,怎么那么离谱的事情就在他身上发生?那他到底是折腾了个啥?
此时的各朝人士都不得不说后世人说得对,王莽这人的确是有两下子,给自己都折腾没了。
刘邦双手叉腰,脸上还很得瑟,“这活该啊,谁让这家伙想篡位,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硬是把秀儿找了来。”
刘秀不禁打了个喷嚏,还以为是自己穿少了,在他心里,这王莽也算是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