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如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近闻边境之恶事,奸商横行无忌,强夺粮药,致百姓生计断绝,苦不堪言。行于街市,所见者皆形容憔悴,孩童啼饥,老者号寒,怨声载道,不绝于耳。
草民思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药以救疾苦。今粮药遭劫,百姓求生无路;边军缺粮少药,御敌艰难。此诚家国危亡之秋也!
草民每念及此,痛心疾首,夜不能寐,食不知味。此灾患绝非偶然,必是有奸恶之徒于幕后操弄,为一已私欲,致国家于危难,陷百姓于水火。
草民伏乞陛下,施天威以察其奸,明正典刑,以平民愤;速遣能吏,急运物资至边疆,解军民倒悬之苦。
草民虽为一介草民,然心怀家国,愿为陛下、为朝廷、为百姓肝脑涂地,万死不辞。若草民言辞有失当之处,望陛下宽宥。
草民李纲不胜惶恐,敬上。
书房内,李纲正奋笔疾书,神色凝重而专注。就在此时,管家李福走了进来。只见李福微微躬身,轻声说道:“老爷,您在干什么?”
李纲头也未抬,沉声道:“我写一份奏折,准备呈给陛下。”
李福一听,脸上露出焦急之色,赶忙说道:“姥爷,难道您忘记了您现在被罢了官?一个下野之人,写奏折又有什么用?”
李纲听闻,手中之笔猛地一顿,随后将笔重重扔在书案上,奏折上的墨汁顿时洇开一片。他长叹数声,悲戚地说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没想到我李纲一片丹心,却报国无门。想我为官之时,兢兢业业,只为能为百姓谋福祉,为朝廷尽忠心。如今这奸商祸乱边境,百姓受苦,我怎能坐视不管?即便已被罢官,我亦不能忘却家国之忧。”
说罢,李纲颓然而坐,双手抱头,满脸皆是无奈与愤懑。那原本挺直的脊梁,此刻也仿佛被这沉重的现实压弯。
李福看着老爷如此痛苦,心中亦是不忍,轻声劝道:“老爷,莫要太过忧心,或许这局势尚有转机。”
李纲抬起头,目光中透着坚定与决绝:“转机?若无人挺身而出,这国将不国,民不聊生。我李纲虽已下野,但这颗忧国忧民之心,永不会变。”
书房内陷入一片沉寂,唯有李纲那沉重的叹息声回荡其间。
李纲想了想,目光坚定地对李福说道:“李福,你拿着我的书信,速去将赵天明掌柜给我请来。他与梁山中人交好,或许能帮我将这奏折呈递给朝廷。”
李福郑重地点点头,应道:“老爷,我这就去办。”
李福不敢耽搁,匆匆出门,直奔赵天明的酒楼。到了酒楼,他向伙计打听赵天明的下落。
荷香连忙迎上来,说道:“客官,天明跟着大军出去征讨辽国去了,不在酒楼。”
李福一听,心下顿时焦急起来,眉头紧皱,自言自语道:“这可怎么办?老爷还等着赵掌柜帮忙呢。”
无奈之下,李福只得转身往回赶。回到李府,他快步走进书房,向李纲回禀:“老爷,不好了,赵掌柜跟着大军征讨辽国去了,不在城中。”
李纲听闻,脸色微变,沉思片刻后说道:“不行,事不宜迟,速速飞鸽传书,务必让赵天明尽快回来。如今边境之事紧迫,后方不安,前线作战也难以取胜。”
李福应声道:“是,老爷,我这就去安排飞鸽传书之事。”
随后,李福又匆忙离开书房,着手准备飞鸽传书,希望能尽快将赵天明召回,以解燃眉之急。
赵天明收到李刚的飞鸽传书后,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召集了吴用、宋江、卢俊义等梁山众人前来商议。
众人齐聚营帐之中,气氛凝重。赵天明将李刚的飞鸽传书递给众人传阅,然后说道:“李太师传来急信,希望我们能回去解决后方之事。各位兄弟,对此有何看法?”
吴用轻摇羽扇,沉思片刻后说道:“李太师的想法极对。如今我们在前线作战,后方却有人捣乱,导致粮草匮乏。若不解决后方问题,即便我们拼死拼活,也难以有胜算。”
武松性子急,一拍桌子道:“这还用说,定是那朝中的奸佞小人在背后使坏!”
鲁智深也附和道:“俺也觉得是,可咱们要是现在撤退,万一辽国趁机追击,那可如何是好?”
林冲微微皱眉,说道:“鲁兄所言不无道理,我们需谨慎行事。”
此时,吴用微微一笑,说道:“诸位兄弟莫急,这点我已经想到了。我已设计好计策,若是辽国胆敢追击,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吴用身上,宋江问道:“吴学究,快说说你的计策。”
吴用说道:“我们可先佯装撤退,在途中埋下伏兵。派一小队人马佯装慌乱,引辽军追击。待他们进入埋伏圈,伏兵四起,定能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卢俊义点头道:“此计甚妙,但需安排妥当,确保万无一失。”
吴用接着道:“我已分派人手。林冲兄弟,你率一队精兵埋伏在左侧山谷;武松兄弟,你带一队在右侧山林;鲁智深兄弟,你则领一队作为断后,以防万一。我与宋大哥、赵兄居中指挥调度。”
众人皆表示赞同。
宋江起身说道:“兄弟们,此次行动关乎重大,不仅要解决后方之事,还要确保在撤退中不损我军威风。”
赵天明说道:“宋大哥放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度过此难关。”
商议已定,众人开始着手准备撤退事宜。然而,每个人的心中都明白,这将是一场充满挑战和危险的行动。但为了国家安宁,为了百姓福祉,他们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