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大道有常【2 / 2】

油炸咸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众生不存在,那么这些思维神明会自己瓦解。

天地将分,鸿蒙肇判。

不过如今,那位白衣之人,要行绝断之事,天地万物,哪怕是天尊,也没有第三个选择。

天尊坠下,返还鸿蒙本相,太上之道重归神话,一如同这片世间初现的时候。

他被永远摹刻在青史之中。

太冥天尊:“万物本都无名,谁给予的称呼?”

他眼中看到青史,一片片的犹如岩页,在聚散离合之间循环往复,在黑与白的交错扭曲之中不断颠倒,但是没有人能够抹掉上面的文字,不显于世,不被众生所记,不代表这段事情没有发生。

他踏足这片妙地,他第一眼就看到了那尊巨大的无貌死神。

“冥昭暮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游荡在罗天侧方的宋野。

这个不确定性直到李辟尘证恒无有之前,都是存在着的,李辟尘可以是任何人,但世间万物无不是李辟尘。

李辟尘到达非想之世,这是八方世界中最神秘的地方,这里面亦有匹敌天尊的思维个体,譬如当年太冥天尊(大慈仁圣)在世界对应的思维体,那尊巨大的无貌死神,便是一个与天尊无异的怪物。

浩瀚的黑带着狂妄与无知的贪婪,黑色的饕餮肆虐三界,万物万象都在他的吞噬之下被覆灭,然而不论他怎么闹,那浩大三界似丢失了自己的界限,随着黑饕餮的移动而不断生成,随着他的到来又被吞没,而后循环,循环,无穷无止。

太冥天尊:“从此天人永隔,我们的归我们,他们的归他们,倒也确实不必再继续纠缠了,而我们,也不必担心入世之后的衰落了。”

“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释神,莫然无魂。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

太昭天尊哑口无言,最后只空留一声无奈的叹息。

混沌归于神话之中,而八方世界亦有残破的碎片落在十方之内。

太冥天尊的对面,太昭天尊端坐,询问道:“可否说的更清晰一些。”

“……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为之奈何?鸿蒙拊脾雀跃掉头曰:‘吾弗知!吾弗知。’云将不得问……”

“你已不是当年的你,而我却依旧是当年的我,只是我看事情,不拘泥于一时之间,而是纵横遂古未来。”

太冥天尊道:“唯独天尊不在此列,因为我们的名字已经被烙印在天顶之上,与青史并存,而不是摹刻于青史之中,我们本身就是组成青史的一部分,既然是一部分,那自然是无可更改,也失去了一切的可能性。”

这尊思维巨神并没有自己的意志,他属于非人众生之一,巨大扭曲的白衣,脸孔处漆黑一片,披着破破烂烂的褴褛长袍,长着四只枯朽瘦长的手臂,宽大的衣袍中央反而有一只独目,黑色的眼珠白色的瞳孔,第二只眼睛则是在对应的后背位置,而眼睛的四周,则是密密麻麻如蜘蛛网,如寄生一样的龟裂纹理。

李辟尘把宋野也送入神话,这片古老的土地再不会显化于人间,此时此刻,过去之光正在震动,太易天尊在重整岁月,而李辟尘也开始履行他对盛古的诺言。

太昭天尊深深皱起眉头,他有些不能理解,但是很快,他就明白了。

李辟尘本身就属于不朽者,不可磨灭者,但他的特殊性来源于“有之道”而非“无之道”,但更令人感到好笑与讽刺的是,这个证为“有之道”的人,不一定就是李辟尘。

太冥天尊:“却也是来世之人。”

李辟尘道:“后世的人,不会有人知道,鸿蒙其实是一个喜欢种地的人,心中简单,但思考的复杂,故而活的就极其劳累了。”

……

太昭天尊诧异非常:“太冥之意,无名者最后为自己取的名字,不会就是……”

“从青史之中寻找新的未来。”

那片微弱的黑幕凝聚起来,化为一朵黑色的莲花。

他这么说着,一句一句。

他算出了问题所在,但却无能为力,更是第一次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迷茫。

“我等去留,如何要你来管。”

那尊巨大的无貌死神就被化为神话的一部分,紧跟着,以他为中心,四面八方所有的思维巨神都开始坠入神话,从有形转化为无形,但虽然无形,却依旧存在着,且永不磨灭。

“无问其名,无窥其情,物固自生。”

化外的水球中,执笔人的竹简突然崩裂,紧跟着便是他那根用了很久的笔也化为尘埃。

但是这是思维体,要明白一件事,即思维之物确实是过去未来唯一,因为这是来源于固定的印象,即世间众生的“认知”。

一粒尘沙中又有多少星辰?

“有无是一个大环,恒无有者,既是有名之尊,亦是无名之君。”

无数人间如亿万万尘沙,铺盖在他们的身下。

太宁天尊呢喃自语,那是当年太上云人初见鸿钧老祖时的情景。

太昭天道感慨:“我真不想离开,离开这里,又要去哪里呢。”

李辟尘要衍化一道墙壁,这座墙壁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右无限远,向前后无限厚。

“听起来很难理解。”

黑色的世界是黑饕餮自己生成的,之所以无穷无止,是因为李辟尘使无测无止之道,把他的首尾相连,这个家伙是没有智慧的,只有强大无匹的道与本能,故而他在啃噬自己的躯体,吞噬自己的精神,同时又在吞噬的间隙,不断的重新生育新的躯体与精神。

太冥天尊道:“也不完全是,总而言之,我等天尊,必然是第一批离开的人,随后便是各位太上,再向后去……诸大圣或许还有零星之人可在世间显化,这堵墙壁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开辟另一条路。”

岁月星河化为史话,虚幻的龙升跃于银海之间,大圣们化为文字,永远摹刻于岁月深处,而过去被遗落的一切众生,也都成为崭新的书页。

天尊消失的动静,自然影响到其他的同等高手,而诸天尊察觉了宋野的变化,有天尊惧怕,有天尊恼怒,有天尊平静,有天尊欢笑,各种神情不一而足,亦有天尊悲愤:

没有心智之物,便犹如一件死器,再强大的本能,再强大的力量,也都不过徒为他人做嫁衣,而在这个环之中,一切过去未来都不存在,拥有的只有无穷无尽的妄境。

原来一直都不是他在算计别人,而是从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在无名之君的算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