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允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至于这个?”
朱元璋是没办法,他但凡心慈手软一点,那些老兄弟们也不是不会对他下手的,落水也是可以的,明初的历史隐秘之处太多,他杀的那些功臣有多少清白的,这个真很难说,但杨庆不需要害怕。
总之在最初那片华丽丽的泡沫破灭后,大明宏伟的铁路计划,就只剩下了一堆不值钱的股票,现在南都骂人最狠的话就是诅咒全家都买了铁路股票。
顾绛从怀里掏出一本论语。
这阻挡不了士绅的反抗。
而杨庆的应对也很简单,就是调动北方的军队南下镇压,继之前三个军投入剿匪后,原李自成部剩下一个骑兵军和一个步兵军,也迅速从河北南调。另外以北直隶皇庄区为骨干的一个步兵军也南下,整整六个军全部压到南直隶,所有清丈队全都由重兵保护,对于敢袭击的土匪穷追到底就是钻进山林也照样剿灭。而那些与之有关的士绅,只要发现一律以谋反罪抄家,就像杨庆所说的,株连九族有点狠了,但株连三族还是可以,总之抄家是必须的。与此同时重金奖励告密行为,那些揭发士绅谋反的统统重奖,就是有诬告的也无罪,而锦衣卫更是缇骑四出,不断制造抄家的恐怖新闻……
无数人的财富就这样消失了。
而且不只一艘。
说完他把这本论语扔进了面前的滔滔江水。
杨庆说道。
如果真有人敢趁机造反,那么就正好可以搞一下清洗,现在大明的确没有真正值得重视的外部敌人了,哪怕欧洲殖民者也不值一提,在大明的科技经济军事全面碾压的情况下谁也翻不了身。把目前欧洲各国所有的陆军加起来,也不敌大明陆军,抛去装备上的差距,光预备役的动员能力就能报欧洲的雇佣军完爆,而把欧洲各国所有能开到东方的战舰加起来,同样也打不过大明海军……
这样未来最主要的敌人,就只能是内部那些了,他最近这段时间的倒行逆施,早就已经引起内部太多的不满了,这些人虽然保持中立,但实际上正在压抑怒火。杨庆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过去的朋友,已经在对他忍无可忍,所以需要做的就是一个个把他们引出来,然后再一个个清理掉,就像很多被描述为暴君的人所做的那样。
轰轰烈烈的大明铁路运动,到现在已经寂然无声,目前大明已经建成的铁路就南都外面的,另外还有几处矿山修了几条短途的,剩下唯一在建的真正铁路就洛阳到潼关的。修建的速度倒是还不慢,已经开始在洛阳铺轨了,预计年底就能铺到新安,但据说只能修到硖石驿,因为接下来要花五到十年时间在崤山底下凿隧道。而且这只是最乐观的估计,实际上到底花多么长时间才能凿通这条近四里长的隧道谁也不知道,毕竟这样的工程前无古人。
他还没把批斗放出来,这就已经够温柔了,北方士绅可是被这一套搞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南方士绅毕竟没有投降过建奴,所以用上这个还是太狠了。主要是没必要,现在局势完全控制在他手中,六个军十几万精锐,再加上已经征集起来的十几万民兵,这样的重压下,那些士绅的任何反抗都无异于螳臂当车。
“这算得了什么?信不信哪天我让四民大会把大诰恢复了?”
反正前面就他俩人,小声说话也不用怕被人听见。
“你要知道,我对太祖一下子清洗几万人的壮举一直颇为向往,但可惜始终没得到机会。”
士绅认命算他们聪明。
然后这个罪魁祸首,又把他真正的好东西拿出来,在这里公然嘲笑那些肥羊们的智商了,看看这些在长江上逆流而上的蒸汽船,这才是真正最实际的东西。当不需要风帆,不需要纤夫,不需要人力划桨,就能在江河上日夜不停逆流而上的时候,哪还需要以倾国之力修铁路啊!尤其是在江南这种水网,修一条铁路的钱得造多少这样的蒸汽船,就像计划中的京沪杭铁路,完全可以用一艘艘蒸汽船替代。
他们知道杨庆想要的是什么,袒护也是有限度的,至少不能冒着触及杨庆底线,然后被杨庆找茬报复的危险。
“我这是做试验,如果这样还没有人敢造反,那咱们的江山才算是稳固,我就是想看看,那些心怀鬼胎的家伙,突然没有了我在头顶压着能做出什么事情,这时候他们对我的忍耐可是已经到了极限!”
“我们就这样被他当猴耍了!”
杨庆说道。
“要是真有人敢造反呢?”
就在杨庆畅想着在自己离开后有人造反,然后快快乐乐开始清洗,把那些牛鬼蛇神统统流放澳大利亚的时候,第一艘明轮蒸汽船靠岸。他赶紧搀扶着女皇陛下登船,后面还跟着他儿子,而且大明太子殿下还是自己摇摇晃晃步行的,他也将一同前往北都迎接他外婆。登上这艘自己一家三口专用的龙舟,杨庆和女皇陛下转身看着岸边欢送的人群,就像很多登上飞机启程的领导人一样,挥手向着他们告别……
还有四民大会呢!
总之杨庆不会坑他们的。
无非就那些家奴,最多再有几个逃犯,他们家族中极少数青壮,让他们直接上阵是不可能的,毕竟他们还没这胆量。
另外还有几条在勘探设计,但也只是停留在图纸上。
所以这条铁路也遥遥无期。
总之他们的谋反罪明确,剩下就是按律审判了。
既然是法制国家,那当然一切依照法律来办。
但如果执迷不悟,就是非要和他斗争到底,那他也就只好抄家了。
当然,现在它们的任务只是作为女皇陛下的龙舟,这支船队将载着女皇陛下,她哥哥朱庶人,福王,以及刚刚从云南调回的唐王一同北上,前往北都迎接太后梓宫。为此杨庆已经提前在沿线一个个补给城市囤积了足够的煤炭,甚至就连检修工人都已经北上待命。
这些文官们也都有数。
杨庆说道。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他可以适当的手软一下,不用非得杀人,把那些该清理的人流放就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