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五二零章 焚书坑儒【1 / 2】

木允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钟元公教诲!”

王夫之毕恭毕敬地低头说。

孙奇缝说道。

后者依然是公爵。

孙奇逢说道。

“那么他又是用什么解决多尔衮的?”

至于尼山剧盗杨丰……

李来亨的辞职和先帝最小儿子朱慈焕被封凉王……

这个人心机之深令人畏惧。

但这个打手本身对孔家应该不会有什么特别感情。

“他用经济困死多尔衮,把曾经骁勇无敌的八旗,生生饿得为了粮食闹兵变,八旗汉军和朝鲜竞相投降我大明,就像当年辽东咱们的那些卫所兵。他又用宣传玩死了桂王,用土改逼死了靖江王,用皇庄困死了江南士绅,同样也用时间正在慢慢熬死张献忠。他的胜利又指日可待,张献忠已经卧床不起,孙可望和李定国势不能并立,张献忠一死四川各将立刻分崩离析。杨庆是无敌猛将,但看看他这些年所为,你就会发现除非别无选择,他从不喜欢动用武力,他总是会选择武力以外的手段。

可怕啊!

“那么他对待儒家如何?”

他的坤兴学院负责编写各级学校的课本,负责制定考题,负责教师的培训,那些在杨庆教育下,天文地理历史科学无一不包的坤兴学院学生们再去教下一代,但他们唯独不会教圣贤之书。据我所知甚至有他培训出来的老师在课堂上公然诋毁孔圣,那么这样的人教出的学生,会继续尊崇儒学吗?

那个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明白,没有崇祯的默许,杨庆是没胆量那么干的,说白了是崇祯惦记上孔胤植家的财产而已。话说孔胤植又不是什么好东西,李自成还隔着几百里呢,他就已经把大顺天子万万年的牌子摆出来了,崇祯又不是不知道。崇祯南渡肯定不能把个衍圣公留给李自成当牌位摆起来,孔胤植要么学北宋时候衣冠南渡,要么他就得死,毕竟他死了崇祯可以封衢州孔家。说白了孔胤植的死是必然,唯一的意外只是崇祯突然杀伐果决起来,还有就是用了一个心狠手辣的打手直接把人家灭门。

这是传道者。

“那么老朽再问一句,他是如何灭李自成的?”

过去这些土地价值不大,缺乏灌溉很难有什么收成,但随着气候转好和玉米地瓜的推广,这些旱田同样可以养活人口,有的选择谁也不会往更北的地方跑。

“延续儒家道统的,只有士绅为基础的那些私塾和书院,如果公田法实施,士绅还存在吗?士绅不存在了那些私塾和书院还存在吗?如果全国都变成皇庄,都普及义务教育,所有蒙童都读杨庆的课本,由杨庆培训的教师教育,那么,儒家能存在吗?或者说儒家去哪里存在?公田法毁的不是地主,毁的是儒家千年的传承,毁的是圣贤之道!

不过他在清军占领期间,很聪明的做隐士龟缩老家讲学,所以尽管他的学生很多做了大清栋梁,一个个沦为明军刀下鬼,但他本人却躲过了汉奸的清算。当然,也是派往北方负责汉奸清算的官员故意忽略,杨庆既然没有特意点名他,那他们当然要想方设法保护这种北儒的宗室级元老。他在北方儒学的地位几乎相当于南方的刘宗周,说到底大明目前的文官仍旧都是儒学出身,不可能真正对这种可以说担负道统传承的人下手。

他们不知道杨庆正在育种的土豆对这些地方意味着什么。

孙奇逢说道。

王夫之依旧沉默不语。

毕竟皇庄不是处处都有。

私塾和书院体系的基础是什么?

因为你们都在,包括内阁诸位阁臣,你们都是儒家弟子,不会允许他这样做,他要敢灭儒你们是不会坐视的,整个朝廷,天下所有文官,全都不会坐视的。他明白这些,他不会这么做,所以你们这一代人还活着时候他就不会对儒家动手。就像李自成和张献忠活着,他也不会动这两人的地盘一样,可你们能活过他吗?他熬死李自成,即将熬死张献忠,然后他只需要再用五十年时间,把你们这些阻碍他灭儒家的人熬死就行。

目前的称号应该是朱庶人。

这时候大明人民都瞪大眼睛,看着他和士绅们的终极决战呢!

湖广会馆。

江浙因为已经没得可开垦,必须另外想办法。

他就像倒入清水的墨滴般,用逐渐向外的扩散,一步步毁掉儒家,现在我们还可以说儒家依旧是正统,但二十年后,这一代人成长起来就不是了。三十年后儒家就已经被踢到一边了,五十年后儒家恐怕也就只剩下几个老古董了。

孙奇逢说道。

总之这些事情没人关心。

被他毁灭。”

这个妖孽是在用公田法,就像他解决割据群雄一样,用非武力的手段灭我们儒家!

一个北方口音的老者,捋着胡子一脸严肃地对王夫之说道。

他用公田法解决士绅,毁掉私塾和书院存在的基础,用义务教育培养出完全不属于儒家的下一代,用时间毁掉你们这些儒家的中坚,从上到下他彻彻底底完成对儒家的清洗。

“他用时间,用他远比李自成年轻的优势,他的确没有把握轻松解决这些割据群雄,真打他和李自成之间胜负依然难料,至少李自成要死守关中的地盘,他是无可奈何的。那么他就用自己最大的优势,他比李自成年轻比李自成身体强健,后者必然会死在他前面,只要李自成一死,剩下那些李自成的部下他威逼利诱一下轻松就解决了。李自成也无可奈何,他知道这一点,最后为了李家不在自己死后被内乱吞噬,索性以突袭北都向杨庆示好换取李家的世代荣华富贵。”

王夫之很坦诚地回答。

而他计划中的封地夏威夷还在清理之中……

所以教育上两个体系并存。

王夫之默然点了点头。

五十年后他就会捣毁孔庙烧毁儒家典籍,再来一次焚书坑儒,一百年后再也不会有人记得儒家。”

因为课本是统一的。

呃,的确是凉王。

他在灭儒。

他自己手下一大堆儒生呢!

孙奇逢激动地说。

杨庆当然不是儒家,这一点算是尽人皆知,甚至多次公然提倡百家争鸣,不过他对待儒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对衍圣公也能维持着表面上的礼敬。

实际上杨庆的义务教育体系尽管在很多地方已经建立,但目前来讲仍然不足以引起儒家的警觉,毕竟因为时间问题,绝大多数仍旧只是些小学而已。他的小学是五年制,直到现在除了坤兴学院那些,外面第一批中学生仍旧没诞生,至于小学教的无非初级的识字教材,什么百家姓之类的也都有。然后再就是天文地理历史初级的科学知识,但因为皇庄数量限制目前的民间依旧是以私塾外加书院的体系为主。

义务教育体系虽然崛起,但说压倒私塾和书院体系,目前来看还是言之过早,后者同样在发展,因为不差钱甚至还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包括东林在内各大书院,俨然就像一所所大学一般。

而且大明也有了珍珠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