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五零七章 知识的边界究竟在哪里【2 / 2】

木允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另外还有两条进出云南的。

不过今天天气好,初春的暖阳晒着不需要遮荫更不需要遮雨,所以完全不需要棚子,露天的敞亮,视野开阔,就是可能有点熏人,毕竟那个大烟囱就在前面。不过此时这名司机想不到这些,他迅速打开蒸汽机,伴着鸣响的汽笛声,在蒸汽驱动下这辆火车缓缓开动……

毕竟怎么看这都是女皇陛下在无理取闹,康定向西那些鬼地方拿下来有何用?无非就是些寒冷贫瘠的荒山野岭,连土人自己在那里过得都人不人鬼不鬼的。不过这也算是朱家皇帝对他们之前所做的一切,做出了最后的裁决,他们用开拓康藏,为大明版图增加一个直属省份作为交换,换取朱家皇帝对他们杀了那么宗室的赦免。

露天的。

甚至于还有大量台阶式的。

实际上也没真正航运。

当然,也包括沿线其他工厂的货物运输。

在他面前一辆崭新的火车,停在同样崭新的铁路上,和之前的托马斯小火车不同,这辆已经多多少少有点真正火车的样子了,至少比史蒂芬森的旅行者号顺眼得多。后面一共挂了十节车厢,都是简陋的木制,而停在杨庆面前的则是一节专用的豪华车厢,里面就一张巨大的沙发……

要知道整个贵州青壮年加起来也就是不超过三十万,云南稍多点也就五六十万,加起来顶了天九十万,三分之一的青壮年供应军需还是有点过于夸张了。集云贵川三省之力,才能确保不会影响生产,毕竟四川自己就得三百万青壮。云贵两省再加上湖南抽调部分民兵,凑十五万青壮负责从昆明到腾冲的运输,张献忠以四川民夫负责从宜宾到昆明的运输,最终合成完整的运输线确保前线供应。只要后勤能够供应得上,十万明军在旱季沿伊洛瓦底江漂流而下,不用十天就能兵临曼德勒,或者现在的名字阿瓦。而缅甸的东吁王朝核心就在阿瓦以南的整个伊洛瓦底江河谷,都城在三百公里外的东吁,所以战争肯定是明军进攻阿瓦,缅甸军从南向北救援并决战这一带。

火车继续加速。

然后火车速度加快。

而就在同时,另外九节车厢的门前那些体验的乘客纷纷走入,在那些双人座椅上坐下。

这可是大名鼎鼎的五尺道。

这是大明第一条商业铁路。

护国公拍了她后脑勺一把说道。

这一带正在向工业区发展。

很快它在铁轨上开始转向,原本与长江平行火车迅速折向东,然后夹道欢呼的人群不断向后流逝,而远处矗立的钟山不断拉近……

这条河是真正金沙水拍云崖暖的激流,就算下行的小船也得跟赌命一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毁了,而且说不定什么时候冲积的泥沙乱石就会在水下形成新的暗礁,所以昆明到宜宾的陆路,才是云南与外界最主要的交通。

过了阿瓦就是东吁腹地。

她的臣民们一个个向后流逝。

“诸位,让我们共同开始一个全新的时代吧!”

“有时候我在想,知识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只用八个月建成。

而在这辆火车的四周则是一片欢呼声,甚至就连他们不远的城墙上和早就挤满了人的阅江楼上,同样的欢呼都在响彻天空。

他笑着说道。

“好好当你的女皇就行了,装什么哲学家啊!”

在他两旁一片掌声。

杨庆的信誉还是让他们放心的。

紧接着他在两旁百姓们充满期待的注视下,登上了火车头,然后站在自己的岗位上……

“陛下,请!”

虽然经过历代拓宽修缮,已经不能用这个词形容,但绝大多数仍旧都是石头砌的山路。

但现在是火器时代了,每一枚炮弹,每一支火箭,每一箱子弹都需要从后方运输。

别说四轮马车,连手推车都很艰难,只能用挑夫和驮队,而驮队受限于牲畜的数量,很难真正解决如此规模的大军物资运输……

当然,实际上它就是从码头到钢铁厂的,总长度四十多里,为了避开南边的秦淮河,杨庆选择了从城北也就是现代南京火车站线路,绕过钟山然后折向南,和南边的货运公路正好形成互补。沿途一没山岭阻隔二没真正河流,就连沼泽森林都没有,就是在南京外围皇庄农田里铺出路基装上轨道枕木,真正修的桥也就是一座几十米的桁架桥而已。

这样的铁路有周围皇庄召集的几万民兵参与,半年多点正式通车。

那里相当于东吁王朝的山海关。

其实应该有个棚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