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允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郑家真害怕。
“一样分!”
那些土改队长们纷纷点头。
“只要他们能老老实实做人,咱们就饶他的性命了!”
一个土改队长小心翼翼地说。
但全面土改却是最简单的。
锦衣卫做这点小事还不简单。
他就是要在北方全面土改。
佟图赖继续清洗辽东残余神军。
他们都有钱。
杨庆说道。
“护国公说北方的土改标准。”
郑柞真怕杨庆搞他。
地是他们的,他们要求佃户种什么佃户就得种什么,但种棉花就意味着粮食减产,然后本来就粮食紧张的北方就会严重缺粮,不得不从南方购买粮食,同样这些粮商也会借机盘剥佃户,最终佃户的苦难不会有任何改变的。
“对,北方的标准不能按照广西的来,广西都是水田,而且气候适宜水稻,在使用鸟粪肥后,甚至大多数都能做到一年三熟。但北方不行,一年两熟就已经是极限,而且因为运输成本问题,鸟粪肥很难大量运输到内陆农村,所以人均土地不能按照广西的标准。
北方土改的基础就是清算汉奸接收原本八旗的土地,但还有大量没有被定汉奸罪的。
毕竟理论上大明承认的越南国王还是黎家,而且还扶持着莫家,莫敬宇头上还顶着安南都统,同样郑家的另一个敌人阮家,则因为海上贸易关系和南洋公司关系密切。
一个土改队长说道。
甚至更惨。
这些人全都晒得黝黑,不过看上去都很精干,双眼明亮,身上穿着灰色粗布衣服,一个个站得笔挺,而且袖子上还戴着红袖章,上面都绣着黄色的队长二字……
两广朝廷控制区的土改已经全部完成了,甚至就连部分地方的改土归流都顺便被这些人解决。近百万农民在他们的主持下,分到土地变成了一个个皇庄,甚至包括部分瑶人也被吸纳进皇庄。同样他们也让海南岛,南宁,雷州半岛,廉州府,浔州府这片广袤土地,变成了杨庆在南方的坚固堡垒。丰衣足食的皇庄民兵们,让杨庆除了第十八军和陆战第一军外,随时可以在这里再征调五个军,别说是桂林的靖江王,就是越南人现在都心惊肉跳。
越南郑阮莫三家混战时候,杨庆不会打扰他们自己放血的,等他们自己放血完了,才是大明对越南下手的时候。这时候的南宁都统司辖区以发展经济为主,就连油棕之类也都开始在这一带推广,未来还得在海南岛种植橡胶。再加上传统的海外贸易商品和石碌的采矿运输业,这片土地的好日子才刚开始。
他们可以用钱来解决问题。
他们中间好几个其实原本就是北方人,很清楚北方旱田那悲剧一样的产量,人均五亩地是温饱的基础,即便这样也得吃地瓜。一亩水浇田稻麦两熟,旱田种地瓜玉米高粱之类,冬季再有部分油菜,这样就可以保证一个人吃饱饭,同样也能有余钱买身衣服了。
杨庆说道。
同样也是对他最有利的,不土改是他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贫民承受棉吃人的后果,土改是旧地主士绅们去承受,要开荒也是他们开荒,要去殖民地披荆斩棘,那也是由他们去受这份罪。工业化,殖民化都是有副作用的,这种副作用不是简单三个字,而是真正血淋淋的,欧洲人是让贫民去承受,而杨庆的选择是反其道而行之让旧地主士绅去承受。
“佟图赖是有个女儿,不过今年才十二岁。”
“他有个女儿吧?”
这时候几十万明军镇压,南方士绅也不会关心北方地主死活,当然要趁这个机会来一场彻底的土改,直接把北方旧地主阶级清理干净,他不会管这些地主当没当汉奸的。
杨庆说道。
“三亩,其实两亩就足够,使用鸟粪肥的三熟田其实一亩就能养活一口人,如今广西已经大量向广东出售大米。”
他小心翼翼地说道。
他们会逼迫佃户种棉花。
杨庆毫不犹豫地说。
“但北方至少得人均五亩,而且必须尽可能有一亩水浇田。”
“但有些地主的确辛苦积累,而且平日也颇行善事。”
张世凤有些疑惑地说。
至于以后……
他们会出去买奴隶,继续在那些良田上种棉花,他们不会因此而受任何影响,但我们就必须面对他们造成的后果。很快这个后果就会扩大,因为那些荒地都不一定能养活人口,只有那些地主控制的良田才是能够提供余粮的。我们的土地虽多,但能提供余粮的良田很少,北方土改的目的就是把良田控制在我们手中,让皇庄大量产出余粮。而把那些想种棉花的,都赶到那些薄地上,棉花对国家不是最重要的,粮食才是,棉花产量小些无足轻重,粮食缺了才是真正要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