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二八零章 这脸打的,真狠!【1 / 2】

木允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这样阎应元做了应天府上元县的县令……

阎应元说道。

吏部最终进行铨选。

“忠勇侯,你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当然,不能犯罪。

比如阎应元这样的。

不对,是知上元县。

成了新科进士吕宫的直属上司。

不入流官拱手说道。

赐进士出身一般都是再考翰林院庶吉士,也就是给皇帝做文秘,三年后考核或者知县,或者各部主事,或者御史,断不会低于七品的。

三山街。

只要江阴县令不对阎应元有什么恶评,那宋权肯定顺水推舟,而宋权举荐到吏部,剩下就看马士英的手腕了。

但这世风日下奸臣当道……

虽然他这个正九品一年光捞的好处就得几倍于俸禄,而人家就是领死工资,但,但这性质不同,话说他可是饱读诗书的。虽然上一科没有和原本历史上一样得到福临的青睐高中状元,但那也同样是名列三甲赐进士出身的,如今居然一个当兵的就能和他同一等级……

而勋章最低一级享受的待遇也是正九品。

不过这个绿袍官和二位进士主簿还有所不同,二主簿的胸前还有只鹌鹑,好吧,真得是鹌鹑,大明朝九品文官补子就是鹌鹑,话说这还是朱元璋定的,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起在文官胸前绣个鹌鹑的,但这个绿袍官胸前连补子都没有。

“在下江阴典史阎应元,字丽亨。”

“江宁县主簿蒋超,字虎臣,这位是与在下同科的上元县吕主簿。”

要不然就算到翰林院做庶吉士更倒霉,那是领死工资的,就真得白白坐在京里,赔钱度日了!

“唉!”

“寒窗苦读数十年,居然不如一个大头兵,大丈夫羞与老卒同列!”

马士英在杨庆身后说道。

科班鄙视捐班可是天然的。

吕宫鄙夷地说。

同样,这也让马士英直接成了众矢之的,这时候那些还在当县丞主簿之类官职的新科进士们,估计正一遍遍问候他祖宗呢!本来他这个人名声就不好,如今刚接管吏部,就搞出这种对进士们来说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举动,不被骂个狗血淋头才怪呢!

这就是个不入流的官,也就是没有品级的,不过好歹也算个官。

更何况他是进士出身,本来就不可能当主簿这种低级官职。

不得不说南直隶科举之强。

“何止是这些粗坯,那四民大会多少贩夫走卒也能高踞庙堂,我等堂堂进士却沉于下僚!”

他们这时候已经授勋完成,而且还得到了宫中赐宴,然后带着勋章游南京,接下来他们还将沿着运河南下一直游览到杭州。话说这里面绝大多数实际上都得因伤残而退役,游览完之后就各自回家,带着他们的勋章按照不同等级领取俸禄养老……

“但他们也只是领勋章而已,又非以勋章任职,不过加一份补助,慰其血战之功,免其因伤残而贫寒,何来凌于士大夫?”

他们身后一个同样的绿袍官笑道。

旁边探花蒋超愤愤不平地说。

他俩同时长叹一声。

监国的确不能封爵,但授勋就无所谓了,不仅仅是这一次的,上次北伐和复台之战的有功者,同样也有不少被补授勋章,总之这一批总计授勋了两百多人,其中不乏原本的普通士兵。这是他们用血换来的,要知道这两百多人里面有三分之一是直接残疾失去劳动能力的,甚至还有几个其实是完全生活不能自理的。但即便如此还是引起了文人们的普遍不满,在他们看来,能给这些粗坯们吃饱饭就已经是恩典了,居然还有这样待遇简直丧心病狂。

“阎典史也是读书人,这大明以文御武乃祖制,执政诸公擅改祖制已是不该,不过陛下西狩,公主监国权宜而已。然以勋章代封爵,拔武卒凌于士大夫,这就过分了,阎典史不见五代骄兵悍将之时?难道不怕这大明再现武臣跋扈之世?我等皆熟读圣贤书,岂能视而不见?”

“真是太巧了,在下奉吏部调令进京,正是得宋巡抚举荐,吏部铨选接知上元县的缺,不想在此与吕主簿巧遇,咱们这也是极有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