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允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是在池州铁场铸的,但池州那边只有生铁炉,熟铁炉还在建设当中,故此需运到京师的铁场。”
紧接着一名士兵牵着狗上前,那儒生把自己的路引递上,同时递上的还有一个小红本,上面赫然写着代表证三个字。那士兵立刻换上了热情的笑容,不过仍旧牵制狗绳,让这只细犬在行礼上嗅了一下,在确定没有异常后,把路引和代表证还给他,示意可以进城了。
那男子目光顺着这人的手臂转向左侧的马车,这辆四轮马车的车门敞开着,里面对置的两张双座长椅上柔软的棉垫在向他招手……
很显然这几年的改变超过了过去的几百年。
儒生指着即将踏上的码头说道。
“这就是水泥?”
王夫人好奇地看着一个水果店前摆出的菠萝。
“此为何物?”
衡州府衡阳县士民代表王夫之抵达。
那儒生说道。
“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所有人日常哪怕走路也必须学会懂规矩。”
“荔枝罐头咱这里也常见,客官想要去罐头店买就行,天南海北的水果都有,还有各种飞禽走兽海鱼的,客官哪怕要吃海里那山一样的巨鲸肉也都有呢!”
他当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木制桁架和拱组合桥,瑞士人十八世纪就能把这东西建到跨度七十多米了。
“有趣!”
他身旁船工说道。
话说老方虽然人品不行,但却是明朝晚期数得上号的书画家,那画作在现代都很有市场。
车夫说道。
“何故?”
“这岂非那红尘一骑妃子笑?”
“巨鲸肉?”
后面仆人立刻给钱,各种报纸一样来了一份,王夫之打开报之,带着疑惑说道:“刚死了主笔的国事报是怎么回事,这主笔,方允升?他才五十出头怎么就死了?”
“这也太不近人情了吧?”
他看着码头上的吊臂说道。
一个三十左右的儒生,站在船首看着逐渐拉近的码头。
那车夫笑着说。
但这也足够了。
那儒生笑着说。
“那只是传说而已,岭南的荔枝再快也不可能完好地送到长安,驿马加急送军情也不可能两三天里跋山涉水从韶关到长安。至于这个,那是商贩所为,有利可图才干,最多只是吃的人奢靡,但他们掏钱买反而让经营此生意的从上到下都可得利,否则他们的银子也是埋地窖里。”
那车夫说道。
“这是凤梨,据说原本不是咱大明的东西,和地瓜一样都是从什么美洲由那些红毛人带过来的,刚刚带来也就二三十年,目前也只有福建南边有人种植,这东西怕寒,往北都没法种植。这都是南洋公司的商船从福建运过来的,之前还是贡品,后来做成罐头就开始卖了,咱们吃的这还不是新鲜的,是从罐头里拿出来单卖的,新鲜的根本不会卖,都直接送到订货的府中。”
车夫说道。
而且是切开卖的。
王夫之愕然……
在这座古老石桥的两侧各有一座新桥正在修筑,而此时正修筑的是桥墩,两岸一边一个,都略微向着河道延伸,用石头砌成,那些工人将搅拌好的灰黑色泥浆抹在方石上,然后直接垒砌起来。
而此时衡州府衡阳县士民代表王夫之正带着自己的夫人,坐在马车上欣赏南京的风光,很显然这座城市的改变太大,都已经让他有点目不暇接了。原本的六朝古都已经是江南最繁华的都市,但和现在相比,以前的南京明显灰暗了许多。更整洁的街道更多的新式建筑更多的新式商品无不让王夫之有些目不暇接,就连街上行人脸色都明显不是他记忆中的样子。原本依然随处可见面带菜色的贫民已经很少看到,更多的人身上明显穿着新衣服,更别说街道两旁那些五颜六色的招牌了。
车夫说道。
“夫君,这是?”
“客官可要进城?”
“但这河中间如何修桥墩?”
车夫说道。
他疑惑地说。
“我倒想看看如何不用桥墩。”
那温婉少妇说道。
马车随即停下,他推开后面的窗子说了句,后面站着的仆人立刻过去买了六个,连车夫一人一个。
这时候他们的马车到了一个十字街口,正中是一个凉亭,亭内一个同样的士兵不断吹哨,这马车的车夫迅速将原本在外侧行驶的马车转向内侧等待。在他们前方横向的道路上那些来往的马车直接驶过,略待片刻之后随着那士兵的手势,他们的马车开始转向,而外道的径直向前。
王夫之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