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646章 沈乐你速度太慢了!我来带你飞啊!【3 / 4】

加兰202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然后,才是研究窑址里面发现的瓷器,数量,器型,胎釉特征,装饰艺术,成型工艺,装烧工艺,当然,免不了还有窑具……

对了,想要根据这窑址里面的瓷器,写出报告来,前置条件就是把窑里扒拉出来的瓷器(绝大多数是碎片)分门别类,拼合完整。

嗯,发掘一个窑址,找到一两米厚,几十、几百平方米的碎瓷片,那是常见情况。

把它们分类、拼出几十件能写到论文上去的器具,通常需要一个教授带着五六个学生,埋头苦干几个月半年……

“行吧,我一件一件看。”老教授搓热了手掌,活动开手指,取出一副老花眼镜架在鼻梁上,开始一片一片,安静地检视、辨别:

“这一堆除了白瓷,还有黑瓷、酱瓷,出现这种特征的,多半是宋、元或者金代的瓷器。”

“这一堆……主要是青瓷,也有一批是白瓷,基本上是粗白瓷,大概是隋唐时期的?这应该不是你要找的?”

“这一堆……看内部的支钉痕迹,隋朝,不能更早了。”

“这瓷胎的精细度,这挂釉和垂釉的感觉,盛唐!绝对是盛唐!”

沈乐只有拜服。老教授根本不用拿瓷片上仪器,甚至不用举起放大镜,只是简单地看一看,摸一摸,对着阳光照一照,就行云流水地判断了出来。

就这,还在不停地嫌弃:

“你不能光摸瓷片出来啊!”

“窑具!窑具是很重要的!用来烧瓷器的是窑柱还是匣钵,还是支钉,对判断年代非常重要!”

“比如说,蘑菇形窑柱,喇叭形窑柱,三角垫片这种东西,都是隋代工匠发明出来的,看到它们,就知道这个窑至少不是北朝的,懂?”

沈乐:“……”

懂,来之前,我紧急查了资料,这些东西我都有了解。

问题是,了解,看过照片,在博物馆里见过实物,和在地底下,纯靠着精神力触摸找到指定物品,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好嘛!

更不用说,这些指定物品,还得在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碎片里摸出来……

“好啦,就这样吧。这些窑,绝大部分都是唐朝和唐以后的,隋代、初唐的只有这个、这个。”

老教授点了点桌上的瓷片堆:

“这里面有你要找的吗?”

沈乐无奈摇头。老教授看着他沮丧的样子,不是很真诚地安慰他:

“没事没事,慢慢找就好了,反正你不缺时间。

要根据某件器物,找到一个特定的窑,本来就是大海捞针的事情,我们都是挖出哪座窑算哪座的……”

“老师你还不如不安慰我呢……”

沈乐哭丧着脸吐槽。

虽然让老教授白跑一趟,没有达成目的,却并不意味着沈乐这次没有收获。

最大的收获是,他记住了这些瓷窑的气息:热烈的,欢欣的,豪迈的,精细的,又或者局促的,紧张的。

把教授连着掏出来的瓷片们打包送走之后,他再一次上阵,一次次扎进地底:

这个,不是;

这个,也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