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30章 这真的都是基本操作。【2 / 4】

武剑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胡琴家族,或是马头琴家族。

那么,这些家族下属,有什么类型的乐器?

胡琴家族里,有二胡,京胡,板胡,高胡,中胡,革胡。

马头琴家族里,有潮尔,伊克利,黑力,冒仍胡尔等等。

然后,便是梳理单个的构成。

比方说,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弦。拉弓等等。

然后再具体区分特质与标志,比方说,xx样的琴,xx是什么样的,和另一种类似的琴有什么区别等等等。

而这纵向,则是按照地理方位。

都说北方擅唢呐。

那唢呐在东北民间音乐,和西北民间音乐里,有什么不同呢?

同样是古筝。

浙派古筝,陕西筝派,河南筝派有什么区别?

这就不只涉及到乐器,更涉及到乐曲方面的知识了。

并且,对整个脉络的理解会更加的清晰。

形成一个二维维度的体系知识认知。

接下来,便是最终,也是串联起这两点的第三维。

这第三维,则是从整个乐器的历史文化中,去总结乐器的发展变化。

历史是条线,连接的时间,地域。

比方说。

根据考古资料与研究。

xx年xx地第一次挖到了xx乐器。

然后根据这个xx乐器在历史文物上的分布,演变。

便可以洞悉到其发展演变的规律。

来到北方,产生什么流派,乐器外形也因此产生了什么符合当地地域文化的变化。

而这同一个祖先,来到南方,又由于地域问题,进行了何种与北方不同的演变。

当这三者结合。

便形成了这“乐器学”的框架。

作为国内少有的乐器学专家

实际上,辨认乐器,对乐器如数家珍,轻而易举的便能说出一大堆特性,区分方式,文化脉络,历史根源什么的

的确很厉害。

但对于这类研究者来说。

基操了属于是。

“那你这次是打算运用苗族乐器,来打造一款纯粹的苗族飞歌了?”

吴霞忍不住问了一句。

“那当然不。”

李景霖撇了撇嘴。

摇着头。

这样的反应,多少让吴霞感到有些意外。

毕竟。

就在之前,李景霖还说过,自己要往民族方向发展。

“不如说我反而是想要用西洋乐的方式,去呈现作品。”

李景霖捏着下巴。

对于这方面,李景霖是有不同看法的。

“真走到世界上以后,就很容易发现。”

“实际上,欧美,或者说,国际上的人,对华夏的传统乐器,其实并不了解,在他们眼中,这些东方的文化吧,神秘,但不懂。”

“一直以来,搞国际化的民乐,说难听点,其实是在自嗨,因为国际的接受度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起到的文化宣传作用是有限的。”

李景霖的话。

让吴霞也忍不住微微点头。

实际上。

这些话拿到网上,一定是有很多智障会直接不过脑子的评论。

【谁要他们接受了?自己强不就得了?蛮夷怎么理解华夏的博大精深呢?他们认同有个毛用?你这么自卑呢?自己的文化一定要老外认同?崇洋媚外!】云云

但其实。

这是一种狭隘的民粹,更是一叶障目,脑干缺失的愚蠢。

搞这些。

底层逻辑。

并非,且从来都不是卑微的要别人认可,接受。

而是为了让他们“懂”。

只有在他们懂了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的宣传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不会被资方控制的媒体所操纵的东方思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