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75章 神将陆逊【3 / 5】

酷酷的橙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备的部将杜路、刘宁等人迫于形势,不得不投降陆逊。”

“刘备登上马鞍山排兵布阵,陆逊则督促诸军从四面围困。”

“蜀军顿时土崩瓦解,伤亡士卒多达万人。”

“刘备趁着夜色逃离战场,只有驿站的士卒将士兵留下的铠甲等物烧掉以阻挡追兵,刘备这才进入白帝城修整。”

“蜀军的战船、武器、物资等损失殆尽,军中士卒的尸体拥塞江面而随波漂流,而刘备也为自己被陆逊所击败而感到惭愧。”

“当初,东吴安东将军孙桓率领别部在夷道攻击刘备前锋却被刘备围困。”

“孙桓向陆逊求救,但陆逊以孙桓士气旺盛和城池坚固为由拒绝救援。”

“后来刘备战败而孙桓果然得救,称赞陆逊带兵调度有方。”

“后孙权因陆逊宽宏大量和忍辱负重而加拜其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改封江陵侯。”

苏轼:为了完成重任而忍受一切屈辱,忍辱负重这个成语的来源正是三国时期陆逊的历史典故。

夷陵之战前夕,孙权任命当时年纪尚轻的陆逊担任大都督在夷陵抵抗刘备。

当时诸位将领,或是孙策时期的旧将,或是宗室贵戚,自负看不起陆逊,对陆逊的号令从来是虚与委蛇。

对此陆逊表示自己虽然是个书生,但主公孙权愿意任命自己为都督,并委屈诸将来听从指挥。

是因为认为自己还有一些长处,能够忍受这样屈辱承担重任的缘故。

之后陆逊责令诸将不可再轻视自己,众将虽然依旧不服,但也有所收敛。

等到刘备被打败,计谋大多出自陆逊本人,众将这才心悦诚服。

“刘备逃亡白帝城后,东吴将领徐盛等人纷纷上书请求乘胜追击并擒获刘备。”

“孙权没有表明态度,于是询问陆逊的意见。”

“陆逊与朱然、骆统三人认为曹丕现正大规模集结军队,表面上托辞帮助吴国讨伐刘备。”

“但实际上居心叵测,而吴军应该谨慎起见而断然撤兵。”

“没过多久,魏军果然出击使得东吴三方面受敌。”

“公元223年,刘备退守白帝城后不久病逝。”

“刘禅承袭皇位,而由诸葛亮主持朝政,蜀国打算和孙权商议和谈。”

“孙权根据具体的情况让陆逊告知诸葛亮相关事宜,并将刻好的孙权印玺放置在陆逊的居所。”

“孙权每次与刘禅和诸葛亮往来的书信,都经常出示给陆逊查看,有不适当的地方就令其更改再以印封行。”

“公元226年,陆逊以治所粮食较少为由,上奏孙权请求令诸将增加耕地农田。”

“同年十月,陆逊就相关事宜上奏孙权劝谏其减轻刑罚和赋税,施以德政。”

“孙权为此专门下诏令有关部门草拟法规条文,并派遣郎中拿给陆逊和诸葛瑾。”

“表示如果他们二人有认为不适当的地方,可以允许他们自行修改或增补。”

“公元228年,孙权令鄱阳太守周鲂诈骗魏国大司马曹休。”

“曹休果然中计进军皖县,孙权于是征召陆逊赐以黄钺,任命其为平北大都督迎击曹休。”

“曹休发觉受骗后感到耻辱,自恃兵马众多精良要和陆逊交战。”

“陆逊自领中路军,令朱然、全琮率领左右两翼军队,三路并进冲散曹休的伏兵。”

“往北尽力追击败逃的敌人,径直赶到后斩杀俘获一万多人,缴获牛、马、骡、驴等车一万辆。”

“将魏军军用物资、兵器抢掠一空,曹休败退后发背疽而死。”

“吴军各军整顿过武昌,孙权命令左右侍从用御伞遮护陆逊出入宫殿大门。”

“凡是赐予陆逊的东西,都是御用的上等珍品,其时没有谁能同此相比。”

赵匡胤:陆逊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社稷之臣,还是一位有着宽宏大量的高尚人士。

刘备天下称雄,被曹操和孙权所忌惮。

而陆逊正值盛年,威名并没有显现,但却能将刘备打败。

他既感叹陆逊精奇的谋略,又赞叹孙权用人得当,所以才能够成就大事。

之后陆逊忠诚至极,为国家忧虑乃至最后亡身,而这正是社稷之臣的表现。

陆逊为人很沉稳,擅长深思熟虑,只要是筹划过的事情没有一次不应验的。

根据他的了解,有一次陆逊对吴国的重臣诸葛恪说。

自己见到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一定尊重他,见到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一定扶持他。

而陆逊批评诸葛恪盛气凌人,气势侵犯到地位在诸葛恪之上的人,又轻蔑地位在诸葛恪之下的人。

诸葛恪不听陆逊的劝告,最后果然被杀。

还有陆逊在早年任职期间,会稽太守淳于式向孙权上奏。

表示陆逊违法征用百姓,打扰当地的社会治安,孙权于是召陆逊询问情况。

陆逊之后到达都城,言谈举止之间称赞淳于式为政绩良好的官吏。

孙权对此感到不解,淳于式向自己陈述陆逊的不是,但陆逊却极力推荐此人,于是询问陆逊原因。

陆逊认为淳于式这是为百姓着想,因此向孙权控告自己。

但如果陆逊自己再诋毁淳于式以混淆孙权的视听,这种不好的风气绝不能助长。

孙权听后称赞陆逊之言是智者说出来的话,宽宏大量的举动一般人做不到。

这种宽宏大量的胸襟,连他也敬佩不已。

“公元229年,陆逊被任命为上大将军、右都护,并令其辅佐留在武昌的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