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刃天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元的脑子够用,所以并没有受太多的影响,也并不着急处理此事。
饭后,李元才提笔在弹章上批阅,【衙门是办事的地方,用人看能力而非籍贯,某地官员较多,不足为奇。结党一说,未免牵强。今由此引发了弹劾,朕意,内阁酌情处置。】
这个批复传回内阁后,林如海和方颂看了头都大了,什么叫【酌情处置】?
非常的有弹性,任何角度都能理解,内阁可以处理,也可以不处理。
但是归根结底,这事情内阁得自己扛着。但凡你们处置的有点差池,未来这都是个把柄。
通过龙禁尉的渠道,李元对于事情的底细知道个大概,有没有结党呢?这不是明摆的么?朝廷里头但凡是个阁臣都有党羽,否则谁帮你跑腿办事呢?皇帝可以睁一眼闭一眼,但你们别耽误了国家大事。
大殿上的斗殴事件过去好几天了,内阁还在和稀泥,就拿一个“互殴”的说法,就想把事情糊弄过去。
眼瞅着年后这一任内阁五年期满,李元一点都不着急。贾琏关于国企概念的说法,对于李元的治国理念有着深刻的影响。
甚至在李元的心目中达成了一个清晰的认知,任何人想要阻拦贾琏进入内阁甚至扳倒他,目的都是为了国企创造的巨大利益。
国企作为国家经济压舱石的存在,意味着即便国家面临任何困难,皇帝的手里都有底牌可以打。
有了这个前提之后,在李元的心目中产生了一个刻板印象,贾琏作为创造并推行国企发展的标杆性人物,只要他不谋逆,那就绝对不能倒下。
内阁这边林如海和方颂对面坐着,沉默不语已经很久了。桌上的饭菜也没怎么动,说的难听一点,看对面的老脸胃口全无。
“那几个御史怎么回事?”林如海终于发问了。
方颂倒是一点都不怂,很直接的回答:“问你女婿去!”
“你分管督察院,本相不问你问谁?”林如海有点气急败坏了,这狗东西,真是一点面子都没给自己留啊。
方颂做出惊讶的表情道:“不对啊,督察院归方某管么?方某怎么不知道?”
林如海顿时没了后续,只是死死的盯着方颂不说话。督察院啥情况,林如海很清楚。那是林如海起家的地盘,现任的总宪刘敏是林如海昔日的手下,佥都御史还是大舅哥贾政。所以说,督察院的话语权,方颂还真的把握不稳。下面愿意配合还好点,不愿意配合有的是幺蛾子。
这也是为何贾琏要往督察院塞年轻的官员,方颂不但不拦着,还在私下使劲帮忙。
方颂早就看明白了,林如海是苏州人,乃是江南缙绅在朝堂里的代表。即便他没有主观意愿,江南缙绅也有的是法子令其就范。
不信?苏州林氏这些年跟坐火箭似得起飞,家族生意兴旺,子弟科举顺利,这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
这年月的人乡土观念重,即便你官居一品,也要落叶归根进祖坟。
对,你林如海牛逼,首辅了。但你死了,能不能进祖坟,你说了不算。
有些事情林如海固然不会支持,但他也可以不管啊,当着没看见也是可以的。
国内最有钱的都有哪些人?走西口的晋商,扬州的盐贩子徽商,苏松的缙绅。
这三波人里头,盐商被打击的多了,还算是老实。晋商和苏松商人,那可真的不安分。
那话怎么说的,看见别人赚钱比自己亏钱都难受啊。
关键是国企这一片的利益想要拿到,天生就有利益同盟体。远的不说,京城里的皇亲国戚们,不就是最好的团结对象么?
所以呢,但凡在朝廷里撕开一个口子,这些人都有信心突破贾琏设置的国企避障。
这些人是从来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何最初的央行和研发厅都有他们的身影,发展到后来央行那边,皇帝宁愿用太监都不用他们。
“吃着呢?”胡敏出现在门口,惊的两位阁臣起身行礼:“胡公公!”
“圣人的批复在上面,咱家就是来跑个腿。”胡敏笑眯眯的放下批复的奏折后告退,两人没着急看,一直相送到门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