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阑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心里面的这份高兴,阿娇并没有表现出来,毕竟按理来说她并不应该高兴。
看到正带着担心,又带着忐忑望着自己的婢女,她只是沉着一张脸问道:“现在太子人在哪里?”
对着阿娇这个怒气冲冲的模样,婢女只能小心翼翼的说道:“陛下派人把殿下他们都叫去未央宫了。”
一听这话,阿娇起身就要往外面走去。
傅母孟一看就急了,赶紧就开口阻止起来。
“翁主,今天是你大婚的日子,你不能出去!有长公主在,太子殿下肯定会给你一个交代,你就别去了!”
阿娇并没有停下来,还是在继续往外面走去。
“刘彻都做出这种事了,还讲究什么大婚之日不能出去?我倒是要去亲口问问,刘彻不愿意这门婚事直说就行了,凭什么这么侮辱人?”
此刻未央宫宣室殿里面,也正热闹着。
天子看着眼前的一群人,尤其是几个亲儿子,本来就不好的身体,只觉得更加不好了。
对着这一群各有心思,却同样不争气的儿子,都不知道应该怪谁了,心里面颇有一些后继无人的凄凉。
太子不争气,其他几个儿子也是,因为自己那点儿小心思,连家丑不可外扬都不知道。
作为天子,要说一点儿都不知道几个儿子心里面的想法那也是假话,他自然也明白今天闹成这样是因为什么。
看着眼前的几个儿子,对上这几个儿子神色各异的表情,天子还是想要保住皇太子,毕竟他没有时间再去培养一个太子了。
而且他当初废掉长子刘荣以后,直接越过中间其他几个儿子,立第十子刘彻为太子,也确实是这个儿子最聪慧,其他儿子身上的缺陷还要更多。
现在这个儿子惹的祸,也不过是女色上的事情,在文治武功上面却并没有出错。
今天的事情,如果是一般女子根本就不算事,最多就是太子年轻不知轻重,在大婚之日做出这种事来。
皇姐肯定会觉得丢面子了,母亲疼阿娇,也会生气。
可是终究也只是一段风流韵事,也算不了什么大事。
皇家子弟,这个事情算什么?不过是时间不对罢了。
只要安抚好皇姐,再安慰一下阿娇,事情也就解决了。
现在却不一样了,太子和淮南翁主刘陵是堂兄妹。
虽然说私底下,也不是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发生,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了。
但是闹出来了,就必须得处置了,要不然天下人怎么看太子、又怎么看皇家?
礼法这个东西,对于皇家来说还是很重要,不可能不在意。
只是究竟如何处置,天子还是决定从轻。
最后天子还是看向太子刘彻,开口问道:“彻儿,你可知错?”
太子刘彻却不知道天子并不打算把他怎么样。
毕竟天家的父子,向来都不是纯粹的父子,还真没有几个太子会全心全意相信父亲。
又见识过天子对废太子刘荣的心狠,刘彻还是担心自己会步这个兄长的后尘。
现在听到天子问罪的话,一下子就被这些话吓得面如土色了。
“儿臣知错了!父皇,你就饶过儿臣这一遭吧!”
看到刘彻这个样子,刘德只觉得解气,马上就落井下石道:“十弟,你这话是怎么说?有错就要罚,如果父皇徇私,岂不是有损父皇的英明?”
刘非想着要是刘彻也被废了,太子之位怎么也该轮到他了,便也跟着开口了。
“二哥这话说得对!我们这些儿女,自己不争气让父皇操心已是不孝了,再影响父皇的英明,就更加不孝了。”
听到刘德、刘非这些话,本来也对这两人不知道以大局为重感到生气,天子的怒气一下子就转移了。
“你们都给我住嘴!你们还知道太子是你们兄弟啊?你看看你们现在的样子,有做兄长的样子吗?”
阿娇来到宣室殿,就正好听到天子发怒 ,骂刘德、刘非的声音。
对此,她倒是也不意外,正是知道病得越来越重的天子,无论心里面有多生气,都不可能选择在这个时候废掉太子,她才敢做这些事情。
她是想要让刘彻倒霉,在罢黜百家、独尊儒学的时候,没有那么理直气壮,好方便日后趁火打劫,却也没有真的让刘彻被废的想法。
在外人眼里,无论是馆陶长公主府还是她,早就和王娡、刘彻一系人马密不可分了。
为了刘彻的太子之位,母亲也把天子的其他几位皇子,几乎都得罪完了。
像在她梦里面那样,刘彻坐稳皇位以后,想要过河拆桥,她是讨不了好。
可是换做其他皇子登基,对方想起这些年心里面的仇恨与不满,她依旧是讨不了好。
不过阿娇却也不愿意让刘彻这样轻易就过关了,怎么也要让刘彻也经历一番她在梦里那样,由高高在上变得落入尘埃的境地,才不枉费她的这一番算计。
即使只能让刘彻一时这样,好歹也出了一口气。
于是阿娇也不等宣室殿的宫人进去禀告,直接就朝着里面跑去。
“舅父,你要替阿娇做主啊!太子他太过分了!”
听到殿外传来的动静,天子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
这个外甥女儿也过来了,还不知道要怎么闹。
不过等看到阿娇了,天子还是开口安抚道:“阿娇,你放心!这个事情是彻儿不对,舅父肯定会为你做主!你就先回去。”
阿娇自然不可能就这样离开,“舅父,太子既然不满意这门婚事,阿娇也不勉强,你也不用罚太子,直接取消这门婚事就行了!”
“阿娇,婚姻大事,怎么能这么儿戏?彻儿有错,舅父替你做主,让彻儿给你赔罪就是了,你想让彻儿怎么赔罪就怎么赔罪,取消婚事的话万万不可再说。”
听到阿娇这话,天子脸色一沉就斥责起来了。
天子知道自己的身体不成了,太子年纪不算大,又才惹出这个事情来,日后母亲窦太后手里的权利只能更甚。
偏偏窦太后又偏疼幼子梁王,两次天子立太子的时候,窦太后都有意让梁王做皇太弟,天子都是费好大一番心思,才能立亲子为皇太子。
天子还真不敢保证,在他去世,母亲窦太后掌握大权以后,一定会尽心尽力辅佐皇太子为帝,而不动其他心思。
当初一个权臣,都能污蔑惠帝的孩子不是亲生,把都已经坐在皇位上的少帝杀了,改而扶持父亲登基。
母亲手握大权以后,如果不想让太子登基,天子根本就不敢想象自己这群儿女会落得什么下场。
所以外甥女儿这个太子妃的位置,就显得很重要了,总不能孙子、外孙女儿,他和皇姐两人加在一起的分量,都还比不过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