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阑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后娘娘,我们侯爷可是你亲弟弟,你就这一个弟弟,你可不能不管啊!”
“弟妹,你这是要干什么?你也说了轵侯是我亲弟弟,哀家能不管吗?只是昭弟既然做错事了,本来就应该受到处罚,要不然天下人该如何看皇帝。”
“太后娘娘,老妇也知道侯爷有错,可是怎么也错不至死!但是现在侯爷已经被下诏狱,你也知道诏狱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侯爷这进去了,还不知道会被折磨成什么样?”
诏狱的名声,薄太后自然也知道。
里面的刑法十分的酷烈,很少有人能经得住这些刑罚,有罪没罪最后都会认罪。
再加上进诏狱的人,所犯的事情,一般都是皇帝已经知晓,由皇帝亲自下令处理。
故而诏狱的狱吏胆子也很大,进去的人无论身份高低,都敢下狠手去用刑。
所以进去的人能出来的少,能全须全尾的出来就更少了。
听到薄老夫人的话,原本对于这些事情并不算在意的薄太后,也吃惊起来了。
“什么?昭弟竟然进诏狱了?怎么没有人给哀家说?好了,你别哭了!哀家现在知道了,等会儿皇帝来了,就让皇帝先把昭弟放出来,有什么事情等以后再说。阿婵、阿娟,你快把老夫人扶起来!”
听到薄太后这话,原本和薄娟一同跪在薄老夫人身后,听着薄老夫人找薄太后求情的阿婵,赶紧把薄老夫人扶起来。
已经得到薄太后准话的薄老夫人,倒是也不再坚持跪在这里,好来博薄太后的同情心了。
而是顺从的在薄太后身旁的茵席上面跪坐好,才开始继续询问道:“太后娘娘,陛下会把侯爷放出来吗?”
虽然薄太后并不知道自己亲弟弟已经被捉入诏狱的事情,但是对于能把亲弟弟放出来这个事情,倒是很有自信。
她并不认为皇帝会真的把亲舅舅给处置了,要不然的话,对着自己亲弟弟犯事的事情,薄太后也不会这么淡定,等着薄老夫人来求情了。
哪怕现在从弟弟已经被抓进诏狱来看,皇帝对这个事情比她想象中还要更加生气,可是薄太后依旧不认为这是一个多大的事情。
“皇帝一向孝顺,昭弟是皇帝的亲舅父,又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来长安替皇帝打探过消息,皇帝不是无情之人。眼下昭弟只是杀了一个态度不恭敬的小官,能有什么事情?你放心,昭弟不会有事!”
薄老夫人一听,觉得也是这个道理,自家不同于其他人家,是皇帝的母族,侯爷更是皇帝的亲舅父。
现在不过就是杀了一个小官,最多赔点儿银子也就罢了,难不成皇帝还会让自己亲舅舅给这个小官偿命。
就没有这个道理!一个小官儿,竟敢对侯爷不敬,死了也就死了,怎么可能会让侯爷去偿命。
也怪自己妇道人家,没有经历过事情,一听到侯爷被捉进诏狱就给吓坏了。
又想到进诏狱的人,就没有几个平安能出来,哪怕刘姓诸王都一样,一时之间慌了神。
却忘了自家和其他人家能一样吗?自家有太后在宫中,可以在陛下面前递话,诏狱也就不算什么了。
当初绛侯被诬陷谋反入诏狱以后,眼看着都要被处置了,最后求到自家头上。
不就是自家侯爷找太后说情,太后又找陛下一说,陛下就下令把人给放出来了。
自家侯爷的事情,太后就更不可能不管了,她哪里用得着这么担心?倒是让人看了笑话。
“是老妇不懂事,惊扰太后了!侯爷不会有事就好,不会有事就好。”
薄太后对于薄老夫人的做法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反而还很满意,怎么也是关心夫君,才会关心则乱。
娘家弟媳妇关心夫君,薄太后怎么可能会有意见,要是不关心,薄太后才会不满意!
而且有着弟媳妇找上门的由头,她也好开口跟皇帝说这个事情,让皇帝把人给放了。
要不是弟媳妇找上门了,皇帝又不愿意让她知道这个事情,她还不知道会被瞒到什么时候。
所以听到薄老夫人请罪的话,薄太后也很大度。
“都是一家人,弟妹说这些干什么。昭弟的事情我怎么可能不管?你来的时候,我就已经让人去禀告皇帝了!等到皇帝来了,我就让皇帝把他舅舅给放了!你别担心。
对了,我记得你上一次进宫的时候,说是家里面在给梁儿选媳妇了,有人选没有?家里面看好哪家小娘子,长安比较出众的小娘子我都见过,我也给你参详一下?”
薄老夫人已经不怎么担心还在昭狱里面的夫君了,现在便也有心情和薄太后说家里面的事情了。
“侯爷的事情,有太后娘娘挂心,老妇自然是放心。梁儿的事情,老妇正拿不定主意,有娘娘参详,就再好不过了。
梁儿他母亲看好王家小娘子,这个王家小娘子倒是没有什么不好,只是王家的爵位不在这个小娘子所在的那一房。
老妇想着梁儿尽管没有什么出息,可是好歹祖上有个爵位给他继承,娶一个没有爵位人家的小娘子,也太委屈了…………”
阿婵待在一旁,听到薄太后和薄老夫人的话以后,心里面却觉得这两个人想的也太乐观了。
竟然都不担心轵侯薄昭的事情,开始说起家里面小郎君、小娘子的婚事了。
也不想想如果皇帝真的没有要计较的意思,为什么要大张旗鼓的把薄昭给捉进诏狱?
就为了看薄太后大闹一场,然后就把薄昭给放出来?
难道真的是平时皇帝对薄太后的孝顺,以及对薄昭的那些不法事情的纵容,让两人忽略掉这个事情严重性了?
以阿婵看来,就轵侯薄昭犯的这个事情,别说薄昭只是皇帝的舅舅了,就算是皇帝的亲儿子,都逃不了一个死。
要知道薄昭所杀的那个官员官职虽然不大,当时却是听皇帝的命令去找薄昭。
既然是带着皇帝的命令,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说就代表了皇帝。
无论这个官员态度是不是真的不敬,薄昭杀了此人,却一定是对皇帝不敬。
这种事情,皇帝能忍下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