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四百二十五章 蜀黍【2 / 2】

滚动的苦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表哥没说。还有一封舅舅的信,是官家写的,要一起看嘛。”

“让你舅舅自己看吧,我们收拾一下要出发了。”

关一天没说什么,那就是还在可控范围内。李冬儿也就不再考虑这方面的事情了,先把自己的事做完再说。

到了约好的时间,吕蒙正也就过来了,他们今天要去逛逛下面的乡村。关羽长则带着赵德昭跟县里的防卫去慰劳驻军。

九爷自己也有安排,去跟八郎亲香亲香。

一家几口人分成了好几波各自行动。

~~~不知道说啥的分界线~~~

汇合了吕蒙正,出了城门,李冬儿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虽然是打着看儿子的名字来的,但最主要的还是吕蒙正的请托。来实地考察,看看北汉怎么搞经济。

北汉是真的没有什么经济支柱产业,一路都是左右逢源的活着,搜刮民脂民膏,贡到了辽国,甚至宋国,然后辽国宋国又会给回一些东西。

靠着这些东西,皇帝老子活得还不错,老百姓就是苟活。

朝廷官员出工不出力,放着好好的国内不经营,一路行来也能看出来了。

太原城到吕蒙正这里沿途经过的,全是破财的村屋,麻木的百姓。

吕蒙正被放到了这样的地方,其实要出成绩也容易。

她能记得是山西多山地、丘陵,干旱少雨。

现在实地考察,也差不多能对上,一路上高高低低的,平缓的官道极少。

路上水源也很少,路边的农作物以高粱、小米等耐旱的杂粮为主,相对平整一些的地界能看到有人种小麦。

现在随吕蒙正看治下的乡村,也一样,高粱种得比较多。今天客栈给的早餐也是高粱米粥。

“做醋的人家多不多?”

李冬儿从地里看了一圈回到马车上才问道。

山西地界,据李冬儿所看的史书,商周时期,山西人就普遍食醋,春秋战国时期,专门酿醋的醋坊遍布城乡,魏晋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里就有二十几种制醋的方子,连五代初也有改进。

但到了现在的宋,李冬儿反而没有听说这山西醋的传说。

明明后世山西陈醋还是醋业巨头。

“不多,这些年乱,种出来的粮食有时候来不及收,辽兵就来劫掠。有时候都冲进了县城,酿出来的醋还没熟就被打烂了,久而久之,也就是自家做一点自家吃。”

吕蒙正无可奈何,乱世,百姓如惊弓之鸟,他原觉得当年他过得日子已是极苦,极悲凉了。

到了这边才发现天外有天,苦外更苦。

“煤矿呢?”

“一样的,运输不易,还会被抢走,矿工也会被掠走充军。去年我来的时候,这城里连人家都没几户完整的,今年好一些,杨将军守住了雁门关。”

吕蒙正答道。

李冬儿明白了。

她来之前就已经考虑得差不多,到了地方,经过沿途一路看过来,也就定下了基本的步调。

“先不管矿了,恢复起来要人。人,都需要粮食。

第一:种蜀黍【高粱】,既是粮食,也能养牲畜,酿醋。”

李冬儿示意谢嘉上拿出纸笔。

【小科普:说到北汉,说到山西,除了陈醋,北京六必居,也是山西人开的。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六必居因为不卖茶,就起名六必居。

山西人在宋朝乃至元朝都不显,后期明清时山西商人才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