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的苦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腊月将近,温度低了下来,起居室的地下铺了一整层暖管,连着灶间的炉子,灶间并不封炉留了一点柴火在里面,吃完饭正好就烘得暖暖的。
“舅母,我能不能去考举啊?”大家说着趣事的时候,蔡嘉上突然提出一个问题。
“怎么就想起这个,考举应该是没有限制小娘子去考吧。”
李冬儿诧异道。
这会考举制度承唐旧制颇多,确实是没有限制的,但女子不为官也是俗成定例。
唐时的女官,可以参与朝政,但不是通过科举入世。更多的就是走内部推荐流程。
出了名的上官婉儿就是这种,还赶上了武则天当政,她当女官那会,替皇帝起草诏令,还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有&34;巾帼宰相&34;之名,也颇受当时文人官吏敬重。
她死后,唐玄宗还命人将她的所有诗作编集成册,整理出了整整二十卷文集,发行于世,甚至还给她追加了谥号&34;惠文&34;。
但武则天以后,那是想都别想。
“我去考一个如何,官家不是开制科么,考什么我都行,多看几本书而已,也好为女子科举探探路。”
蔡嘉上今天在书院上课,跟温仲舒聊了一会。
吕蒙正跟温仲舒教了蔡嘉上这么久,都知道蔡嘉上压根不需要上学,过目不忘又触类旁通的人,上学就是上了个寂寞。
但蔡嘉上给村里的小娘子起了带头作用,才有附近的人家把小女娃送过来读书。
所以上就上吧。
他们教不了什么,但探讨一二还是可以的。
今天温仲舒说起公平二字。
让大家论策。
讨论到最后,就是世上并无公平。
就像女子不为官这一条。
举的例子也是身边人,吕蒙正的娘,大家出身,诗词歌赋都是通的,吕蒙正的娘子,富户家小娘子,识文通字。
吕蒙正无论出什么,他家娘子都能对出来。
可不能入朝为官,读也无用,也就学了点诗词,最后只能在家洗手作羹汤。
将来这学院里的小娘子,最大的已经十岁,再读个一两年就得回家备嫁。
学到肚子里的知识,也许只是让婚嫁多几分筹码。闺房里多一些夫妻的聊资。
温仲舒结语:公平,并不公,也不平。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蔡嘉上跟其他小娘子下山,回来就去翻了宋律。
无论哪条哪款,都没有禁止女子考举,甚至做官。
那为什么自己不试试呢,就像木石村,自己进了学堂,后面陆陆续续的就有来的。
自己要是去考举,后面会不会也有跟上的。
自己要是做了官呢?
不试试,她不死心。
“咦,这个可行!!”
【小科普:宋朝女性教育普及程度
《宋会要辑稿》
淳熙元年夏,女童林幼玉求童子试,中书后省挑试所诵经书四十三件,并通,诏特封孺人。
嘉定五年,吴志端,八岁,并通,仅量赐束帛以示优异。
后面这位考过了童子试的吴志端,被大臣指出女子学而无用,抛头露面有伤风化。最后没有复试。
据后世考古统计,目前已发现的宋代女性的墓志铭中,女墓主人识字、有文化的约有2/3,而其中,仅有1/4来自大家族,可见,宋朝中下阶层女性的文化普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