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三百一十一章 蹴鞠社【1 / 2】

滚动的苦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阿离话刚刚说完,就看大家齐刷刷的看向赵匡胤。

一时不明就里。

还是杜太后很镇定的放了筷子,转过身背对着一桌子菜笑得肩膀直抖。

关羽长更是用拳头捶地,笑得像快要下蛋的老母鸡。

“义伦不错,深得我心,朴素得很,朴素得很!”

赵匡胤怎么着也得把场子找回来,干咳了两声说道。

杜太后好不容易止住的笑声,又喷了出来。

大家笑过了,这食不言之事就被丢到了九霄云外。

杜太后边吃边说起了养济司的事。

李冬儿回京就一直很忙,一点儿时间都没抽出来,特别后期,样样都要她过目确定。

她本身也并不擅长这个,一边绞尽脑汁的想,再一边试。

到今天才总算是把整个开业的事宜忙完了,才有时间坐在这里等着最后的结果。

杜太后也只能抓紧时间问,后天是太后生辰,连着三天要接待命妇。

“养济司极好,婶娘想得好周全,我也没什么改动的。

就是这堂,那坊,还有园什么的,好不好取一?要么都叫坊,要么都叫堂,院,园。

大家记起来也方便。前面再加个皇家。让大家感念官家太后恩德。

老百姓认字的没多少,重复的名字,才记得住,才记得牢。

规模大小方面也一样。

像安济坊,千户一坊。其他可以等同,皇家养济坊,皇家慈幼坊,也都设成千户一坊。

回头算起来支出,一算当地户籍,各个坊的数量就出来了,不费人力。

一个坊占地多大,几间房间,收容多少人,坊里需要人手几何,物资几何。

就像我这道水煮鱼的菜,用多少斤的鱼,什么鱼,配料多少种,怎么个做法,都是有章程的。

坊里也要,就不容易被底下人糊弄,一旦弄虚作假的,随时换个人只要按着章程办,立刻就能上手。

而且,日子久了,同样的人,同样的大小,管得好的不好的,一目了然。

管事的也没那么容易钻空子。

皇家药坊也是一样的。除了义诊,赠药,还可以由朝廷补贴一部分常用药低价售卖。

荣老爷子那种药丸子就很好,祛湿去热的药丸子便宜些卖,也是利民举措,老百姓总说生不入官门,死不入医门,不是大病都忍着,本是头疼脑热得忍着忍着就成了大病。”

李冬儿边说边吃,几乎不用思考一样的,王皇后举着一筷子三丝在半空,都听愣了。

怪不得太后要找李冬儿,怪不得官家对关羽长一家另眼相看。

而且明明挺复杂的事,被李冬儿这么一说,她都不用拿笔记,就清清楚楚的记住了。

“我倒是在想着千户改成二千户,三千户,这几样一起来,朝廷怕是撑不住。

现在汴京里就是百万户。

千户一坊就需要一千个,全备齐了,皇家安济坊,皇家养济坊,皇家救济坊,皇家药坊,皇家慈幼院。五千个。每个月支出可就海了去了。”

杜太后倒是不觉得出奇,只是顺着李冬儿的话大致算了一下,就有点虚的看了看赵匡胤。

这可都是要朝廷来出的。

“那倒也不用都是朝廷出,各地商家可以出一部分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