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二百七十二章 议事【1 / 2】

滚动的苦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杜太后把早上李冬儿说的几件事跟赵匡胤大致说了一下。

两母子午觉也不睡了。

直接就议起了事。

女子十八岁方许婚嫁这事基本毫无争议的定了下来。

别人家后宅里的事赵匡胤不清楚。

前头贺氏两个小孩夭折,杜太后也有,王皇后更是。

都不用看别人了,自家三个女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反观李冬儿十八才开始生,生一个是一个,后面也规律得很,两年一个,全都稳稳的。

十五岁及笄婚嫁本也就是沿旧时大家习惯,现是宋时,稍微改动一二也不为过。

如今厚嫁之风又兴,京里的家中主母育有小娘子的,多出几年可以攒多些嫁妆一般也是愿意的。

更有身体方面的理由。

谁也不愿意自己的闺女或是儿媳妇生一个死一个,这都是大伤元气的事。

原来大家也不是没觉察,但大环境下小娘子十二三议亲,这过程走到十五也就差不多,就不得不跟着俗成定例走。

但凡娘家给力,拖到十八再成亲的,大有人在。

现在明文下去,也是一项德政。

赵匡胤跟杜太后两三下就把这事说定了。

接着就是育婴堂。

育婴堂也不难,生下来不愿意养的,就直接签一份弃养文书,赠予育婴堂就完事了。

要是连把婴儿送到育婴堂都不愿意,直接还是不举子或杀婴者,一旦发现,刑罚加重,徒三年。

育婴堂的经费,由杜太后牵头,也不怕筹不到钱,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并且事关国计民生,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

就是细则方面还是要斟酌一二。

朝廷养到多大,怎么个养法,以后做什么,筹集来的钱要怎么用,多了怕中饱私囊,少了怕克扣虐待,这都是需要详细考虑的问题。

说完育婴堂,就到了人丁税。

这才是赵匡胤真正觉得为难的问题。

收少了,朝廷的一项大收入就地缩水。

收多了,都不生了,或直接把孩子往育婴堂一送,对于朝廷税收来说,毫无益处。

而且,家里人口维持在三五口之家,也就意味着没有人力开荒,能耕种的土地持续荒废,田赋税也不会有什么增长。

同时,不用纳赋的世家大族,却可以毫无限制壮大家族。

他们有的是人力物力财力去进行买卖开荒耕耘。

不用一两代,大片大片的荒地良田不就归了世家大族么。

于郭嘉财政毫无进益。

赵匡胤不禁打了个冷战。

真是细思极恐,那他还当个屁皇帝啊。

地都让大家瓜分了,他一分钱都捞不到,遭灾了还得他管,那还不如现在收拾了东西回来霸着田地了。

现在下面人的一些小动作,他也略知一二。

把小农户的田收到举子名下,朝廷要一亩一斗税,他只要一亩半斗。

他们一个少交半斗,一个多了半斗米,而朝廷直接每一亩损失了一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