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的苦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且宋代多发旱灾,水源还是要有储备。
“是,夫人!”顾工头拿了炭笔赶紧立刻记下来。
李冬儿看见他手里跟胡老管家一模一样的小本子跟纸笔就乐了。
“你这是跟胡老管家学的?”
“回夫人,是跟胡管家学的,胡管家说是夫人教的,小人没有外传,就自己用用!”顾工头连忙解释。
“没事,用吧,可以外传,这个写字方便,就是不太耐用,还会弄脏衣服跟手!你要是有熟手的木匠,让他们给包一层薄点的木片,用的时候削了外面的木片,就干干净净的了。”
“这比毛笔好用多了,那墨水要是污了衣服更不好用。不过夫人说的小人想不出来怎么包?”
顾工头心痒难耐,不过隔行如隔山,他想象不出来怎么个样子。
李冬儿拿了顾工头的碳枝,在小本子上给顾工头画了一只铅笔的模样。
劳动人民的智慧她从来不敢小看。
她就在胡老管家面前用了一次,就是灶间抓了一根烧焦的树枝,回头就看胡老管家弄了大小粗细长度一致的小炭笔用上了。
还无师自通自己配了个小本子写字。
这要是交到专业的木匠手里,估计很快,铅笔就能问世了。
“这是多大?”顾工头拿了图用手指头比划了半天,看着像是手指头大小。
“看木匠怎么做了!”
李冬儿有工科女的职业素质,画图一般都加尺寸。
只是,目前不知道木匠能做到什么程度,就没有标明尺寸。
“最合适的尺寸就我们普通用的毛笔的大小,手持跟随身携带都便利。”李冬儿回道。
顾工头如获至宝的把图纸卷了起来收好,这种东西对于文人来说,可有可无的。
但对于匠人来说,那就是极好用的器具。毕竟他们不可能有笔墨纸砚一直随身携带。
而且毛笔笔头极软,像他当年学艺画大小均匀的直线都学了很久,弹墨线固然可以直,用起来比这个麻烦多了。
他从胡管家那里学来了,也不敢乱用,这毕竟是将军府里独一份的技艺。
现在李冬儿允他外传,还给了改良的法子,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他们这波人里,就有木匠学徒,只是学艺学到一半师傅死了。
年纪大了,大匠们怕养不熟不肯再收到门下。
最后只能跟着他盖房子做些零碎木工活。
现在有这个方子,要是能琢磨出来也不但自个方便了,以后更是独门手艺。
“夫人,且等小人找人做做看,要是能成,也是咱将军府独一份的手艺!”顾工头十分有信心。
李冬儿听着顾工头把自己归到了将军府里还不自觉,心里暗乐。
后世的铅笔笔芯是石墨笔芯,是煤矿的附属产物,只要他们真的用心去做,肯定能弄出来。
“嗯,找多几种材质做笔芯,最好是软质的固体,黑色的,能填充的,炭枝硬了点。”她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说完赶紧拉着关羽长就离开了猪舍群。
她身为外行,懂得皮毛,可以给别人省却一些功夫,不过她也怕自己外行指导内行,反而限制了古人的人马行空想象能力。